一天,老妈让我去买点大蒜,可是一不小心买多了,让它在那慢慢腐烂变质也太可惜了,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我先从一堆花盆中挑出一个花盆,再去外面的花坛里弄了点土,我的脑子里忽的闪过一个念头:“既然大蒜能用土种,那用水应该也可以的吧?”我拿来一个可乐瓶,剪去一半部分,瞧!一个简易花瓶就这样完成了。
将一个花盆中填入土,种好一个大蒜,再将另外一个放入装有水的半个可乐瓶中,要知道,这两个大蒜是我从多出来的大蒜中挑来的绝对是无碰伤,无污垢,无腐烂的“三无”好大蒜,而且连个头都差不多哦!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密切关注这两个大蒜,一个星期后,我发现了它们俩儿巨大的差异……
两个蒜头都长出了蒜苗,不过水里的蒜苗明显比长在土里的高。大概二个星期左右,土里的依然很矮,我目测了一下,长在水里的至少比高出15厘米以上,当然啦,我是随机抽取两株进行对比的。
小心翼翼的将根挖出来,我发现水里蒜苗的根竟比土里的短的多,水里的蒜苗的顶端还出现了发黄的现象,不知是为什么。
我带着满肚子的疑问上网百度了一下。原来,植物在土里吸收营养比较困难,它的根得长的长长的才能吸收的足够的营养。而在水里,营养容易吸收,所以长得比较快,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在水中,营养还容易流失呢!
常言说“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难道不是吗?
【每日写作指导:浅谈高考写作的要领——学生必读】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zhiwu/201403/20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