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说:“一个选择,决定一条道路。一条道路,到达一方土地。一方土地,开始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形成一种命运。”
蒲公英的种子没有自己的选择,它们随一阵一阵的风,飘摇到天涯海角,最后在一方土地找到归宿。自然的选择又是另一种,它残酷,它果断,强者适者才能生存。毕业的选择,我宁愿做一株蒲公英。
假如我是平行班中的倒数第一名,我最大的愿望也许是考上一个高中。假如我是中等生,距离重点高中还有几步的距离,也许我会在最后关头加紧冲刺。假如我是优等生,众多高中在我面前,我都是主动者。但是我是一个中等生,有点被动。
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通常会选择自己能获得高薪的,或者是选择一个稳定,安生养家的职业,并非选择了自己从小就憧憬,能为这个职业终生付出激情的职业。这应该是普遍现象。由此看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高中,适合自己的高中是很重要的。即使是简陋的医院,也会有妙手回春的医者,即使是权威的大医院,也存在缺乏经验的年轻医生。我坚信,一切靠自己,不管我是中等生,还是未来能否成为优等生,这样的想法不宜多想,想太多,做得就越少,如果成为一个幻想主义者着实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关于毕业的选择,我心中倒是有一个高中,并不是强烈渴望。我想像蒲公英一样,到哪儿就是哪儿,不想责怪,也不想有太多企盼。一枝花有一枝花的灿烂,一片叶有一片叶的静美。每一个学校也有各自的优点,靠自己的目标、信念、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风,随缘。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rd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zhiwu/201402/20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