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棵小草,每天我都在阳光的照射下欢乐的成长。可是,不久前我的家园——草坪变了。
人类不愿往垃圾桶里扔垃圾,他们觉得麻烦,所以就把垃圾倒入草坪,垃圾袋被太阳晒得发白,腐烂的水果散发着臭味,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的环境:每天,我都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园丁天天给我们浇水……
正当我想入非非的时候,“咚”的一声,一个塑料水瓶扔入了我的邻居小河的体内。这时,一条小鱼探出头来说“现在的人类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太不讲究卫生了。”“唉!他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却越来越不懂得关注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当我正和小鱼口若悬河地说着,两个小孩从我身上踏过“哎呀!”我叫道,但是他们听不见。
我的同胞越来越少了,草坪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我的家园被人们破坏了,我再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了,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
我想对人类说“请你们爱护你们的家园吧!地球只有一个,要是被你们破坏了,你们上哪去住呢?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担负起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的责任吧!”
若干年后,草儿青青,花儿朵朵,我的子孙们与人类和谐地共处,快乐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那该多好啊!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了。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
3、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zhiwu/201401/20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