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有条小河,河边有一排柳树,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它们茁壮的身影。流水清清,杨柳依依。柳树的倒影,流水的声音,既朦朦胧胧,又清晰可辨,两者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恬静的美。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柳是报春的使者,如今夏天已至,河边的那排柳树经过了春雨的滋润,是愈发的娥娜多姿,下垂的枝条随意地搭在水面上,叶子是墨绿墨绿的。枝干比春天时更加粗壮、高大。不知为何,那些树干似乎都向河中央微微倾斜。
“柳”因与“留”同音,故有依依惜别之意。黄昏之际,一道残阳铺水中,河面上有船经过,“吱吱呀呀”的划过,河边的那排柳树就像是为登船人送别一样,探出头,目送船只的远去,直到看不见,看不见,唯独留下一抹余晖,静静地洒在曲曲弯弯的水道上。
柳叶顶端稍尖,背部带浅白色。这几天,路过河边,我总能闻到柳叶儿味,苦涩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清香,那种一种大自然的气息。宋学孟他小时候就因天灾而吃过柳叶儿,虽然我没尝过,可想必一定很苦。即使很苦,但在那段忍饥挨饿的日子里,对于大家来说柳叶或许已经很美味的了。我想,宋学孟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抢柳叶、摘柳叶、吃柳叶的经历,虽苦,但能苦中作乐,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段又苦又乐的时光,是他的思念。
古人有“折柳相赠”的风俗,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清人周志蕙名句“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就是描摹折柳赠别之俗的。
柳有离别、思念之忆,河边的那排柳久久地站在那儿,是否是在等待着远方飘过来一叶小船,“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是呵,船上有你日思夜想的人?还是有你魂牵梦萦的事?试问,你的柳条有多少年没打理了……
河边的那排柳,姿态婆娑,清丽潇洒。纵然岁月悠悠,时光流逝,可那份惜别与思念却始终如柳条般随风飘荡。
【写作指导:写好一篇作文具备的方法】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好的素材,孩子在忙着写作文的同时我们家长老师同时也在为了孩子在找写作材料,那么我们小升初怎么样去写好一篇好作文呢,写好一篇作文具备那些方法呢。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于生活,它的立意亦应多角度进行。
我们以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件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二、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成功需要方法;四、运动带来快乐……
这样,一个素材,可以根据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打球的动作细节是不能丢的。
二、练习写好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zhiwu/201309/19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