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春花还没有开放!我和老爸去寻找春花。
校园里,杨树芽苞长出来了,毛绒绒的,像满树的毛毛虫;生态园里,杏树的花苞缀满枝头,在阳光下发光,像满天的小星星;长寿路边,那一丛榆叶梅静静地站在哪里,枝头的花苞一堆堆的;三道街路旁,那一溜的丁香花苞绿绿的,胖嘟嘟的……
春花真的要开了。
春花之二
春花都开了。
迎春花开了,金黄色的小花像一串串的小喇叭。
杏花开了,银白色的小花,挤满枝头。
樱桃花开了,白白的小花,在风中跟枝儿一起晃动。
榆叶梅花开了,粉红色的花朵千瓣万瓣争富贵。
梨花开了,一簇簇洁白的小花,在绿芽的托举下,美丽无比。
丁香花开了,一捧捧紫色的小花,站在枝头,香气醉人。
金桃花开了,粉红色的花儿,星星点点。
……
春花都开了!春天美丽极了,我叫老爸用相机把春天留住,把春花留住。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散文写作技巧】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的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