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这条路上,遇到的很多:好的、坏的。也许在不经意就被感动的痛哭流涕。后来,渐渐地发现,过去的行为是一种幼稚、是一种丑陋。于是我们带上了沉厚的的面具,不会被不经意的感动而感动。在某一个午后,回忆时,忆起过去,会被自己所感动。再后来,世界不允许我们有一丝一毫的感动。于是我们愈来愈冷漠,变成这个时代的产儿:不会被感动的人。
2014年来了,马年。有很多的留言、说说发表。却没有一句:马上感动。也许这个词早就过时了,只是属于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小时候,会因为一句话、一部影片、一种景象而感动不已。成长了,有太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有太多不得不承受的压力。曾看过一个画面:一个人戴着一个面具,有一天,当他摘下来时,却发现自己的脸和面具的脸长得一模一样。是的,做惯了冷漠的人,再也变不回曾经的自己。都说回忆是一杯止渴的鸠酒,那只是现在的自己恋上了回忆的故事。那遗失的是美好、快乐、幸福和感动。
后来,时光渐缺,回忆渐涌。越渴望回到过去,心里就越排斥自己。曾经的回忆,如今的残酷。原来,想要的多了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是啊!感动的多了也会麻木,何况是在这个冰冷的死尸的一般的城市。
影响的或深或浅、或重或轻,已记不太轻。是那一个午后。自己在家看宫崎骏的【龙猫】或许从未接触过类似的作品。看完之后自己在一个小屋里感动的乱蹦乱跳。那是童年的回忆啊!触到心底的那片柔软的地方,永久的保留。现在回想,那种心怯还是有的,但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或多或少吧!是那样残酷的岁月残缺了记忆吗?
有人说,活在当下,不憧憬未来,不必过多回忆过去。这样真的可以吗?面对一张纸不真实的笑靥、一颗颗捂不热的心。我们就能好好活在当下吗?答案很明显,可却没有任何人回答。是的吗?不是的吗?或许这个答案早已刻在人的心中,只是没了那个争辩的过程。诉说着感动的人未必被感动,诉说冷漠的人未必真正冷漠。他只是想要保护自己的武器。笑多了,便不会笑了。哭多了,便会继续哭。
最初的感动,最后的冷漠。
hello!看这篇文字你,陌生而熟悉的你。我能不能和你做个约定:在无聊的时候,和世界该感动的事一起笑着流泪。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写作指导:在写作中如何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yilunwen/201404/20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