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那天,妈妈叫我和她一起剥芋头。
我和妈妈一起剥完芋头后,刚洗好手,就觉得手特别的痒。于是,就用手挠来挠去,结果惹来了更大的麻烦——不但没有止痒,而且越来越痒,身上痒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正当我狼狈不堪的时候,却发现妈妈没有挠痒痒,就着急地问妈妈:“妈妈,剥了芋头后,你的手怎么不痒呢?”
妈妈见了,笑着对我说:“你快去把手洗干净,在炉子边烤一会儿就不会痒了。”妈妈刚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水龙头旁,把手又重新认真地洗了一遍,然后又赶紧跑到煤气灶边,小心地打开火,又把火焰调小了些,连忙伸出手,烤了起来。哎!真的!过了二三分钟,我的手居然也一点不痒了。
我的手虽然不痒了,但我的心里起了一个疑惑,感觉痒痒的:“为什么剥完芋头后,手会发痒呢?为什么把手弄湿了,在火上烤一烤就不痒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又好奇地问起了妈妈。
妈妈看着“好问”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起来。她摸了一下我的头,摇摇头,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说,这个方法是单位的同事告诉她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我一定要揭开这一个迷。于是,我不声不响地坐在电脑前,上网查起了资料。
哦,奥秘终于被我揭开了。原来剥芋头后,芋头中的乳白色粘液会渗出来,在这个粘液里含有一种叫皂角甙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会使皮肤发痒。如果洗芋头后,手发痒时,用火烤一烤,皂角甙的结构遇热也会被破坏。刺激性就消失了。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是呀!一次“家务”劳动让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现象;一次“麻烦”使我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大千世界真是奥妙无穷啊。
那天,我吃着糖水芋头,觉得特别的香、特别的甜。因为,这些香喷喷的芋头不但是我劳动所得,而且,从中我还学到了新的知识。
【写作指导:写好一篇作文具备的方法】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好的素材,孩子在忙着写作文的同时我们家长老师同时也在为了孩子在找写作材料,那么我们小升初怎么样去写好一篇好作文呢,写好一篇作文具备那些方法呢。
一、素材的多角度立意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所说的自己画蛋的体会: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这告诉我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文章源于生活,它的立意亦应多角度进行。
我们以一个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件为例。
今年春天,我和爸爸来到高尔夫球场,第一次学打高尔夫球。看教练做很简单,我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却发现和想象的不同,要么杆碰不上球,要么球出去就偏离了方向,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我终于成功了。
就这一事例,我们可从如下角度立意: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就会走向成功;二、一招一式,看似简单,做起来难,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三、成功需要方法;四、运动带来快乐……
这样,一个素材,可以根据命题的不同,确定立意,设置情节,确定描写重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打球的动作细节是不能丢的。
二、练习写好文章的细节
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很多孩子注意了情节的起伏,语言的流畅,但总感觉文章空泛,这是为什么呢?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