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当我耳边回响起这首儿时常常哼唱的这首歌谣,我不免想起雷锋叔叔的坚毅脸庞,还有他那高尚的品行,我总忍不住想做些什么事。于是,今天我跟着这首歌去追寻他的脚步。——题记
春,追逐夏的脚印;夏,追逐秋的脚步;秋,追逐冬的脚印;冬,追逐春的脚步。我们,追逐雷锋的脚步。
可是,雷锋在哪儿呢?
他,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双肩扛住了贫穷,用双肩扛住了大学生的梦。他点亮了希望的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只为那一群孩子。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他就是富有的,因为他曾让我们泪流满面。徐本禹,这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破旧的瓦房中,追寻着他的梦。在贫穷的山区中,让无数的山区孩子有了飞翔的梦。他,追逐着雷锋!
作为演员,他以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演绎了精彩的人生。作为公共人物,他以对国家的情感和对社会的爱心,影响他人,鼓舞人们的信心,传递着温情。汶川地震后的现场,我们看到了他匆忙的身影;公益演唱会现场,我们看到他的倾情演绎。成龙,我们的偶像,同样追逐着雷锋!
这是一位平凡的小孩。他家景不是很好,住的房子仅能遮风避雨罢了。但是他却用行动让我们认识了“小雷锋”。他将自己的零花钱,一点一滴的存起来,在“5。12”的赈灾中,他将自己日积月累所有的积蓄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捐献完后,他笑了,脸上的笑容,灿烂地将冬雪融化了。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都是雷锋,新时代的活雷锋!
我们身边的“雷锋”,也一个个涌现而出。在慈善捐助的班会课上,我们的同学,纷纷捐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你20,我30,他50。无论这份心意有多大,但是,我们所有的心意,比天空还蓝,鲜花还艳。如一条彩带,飘向了灾区。风华正茂的我们,也应该追逐雷锋的足迹!我们不求大贡献,不求成为大人物。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一星半点,也要贡献出自己的真心。
无私奉献,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让我们乘着信念的翅膀向雷锋学习吧!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散文写作技巧】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