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枯竭;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知疲倦地读书,他的知识就会像水龙头一样不停地流进他的大脑。我方认为,开卷有益!”我代表正方以超强的气势亮明了观点。反方王凯迪则反驳道:“有些漫画书看了一点益处也没有,还浪费时间。”我方华晨就毫不犹豫地回应:“吃红枣伤牙齿,吃梨伤脾胃。总不会因为这些东西会伤到一个部位,就不再吃这些东西了吧?”反方华琼月又抛出一个观点:“读了那些有害的书反而使人思想更坏。”我立既反驳道:“你们所说的坏书,并不是代表它一点儿益处都没有。你可以从这些坏书中学到几种写作方法,几句话,甚至几个字,这些都是益处啊,怎么能说它无益呢?”对方个个呆若木鸡,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反方上官周易说:“课外书就像芝麻,课内书就像西瓜,我们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我立刻回应:“我们大部分的知识来源于课外书,这个‘芝麻’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最后,正方反方各派出一位代表总结自己的观点。我们各抒己见,都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这场辩论赛虽然辩得难解难分,但是我明白了:开卷是有益的,关键是要有选择性地阅读。
开卷有益辩论会
我认为开卷有益。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就会增长知识。爱迪生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他读了很多书,从中得到了启发,又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才发明出来电灯。世界名人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这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这么多知识呢?如果没有了知识,我们怎样辨别人们谁是谁非呢?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文化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道理;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如果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丰富词语去写作文呢?马克思开卷,获益甚多。他写《资本论》时,就读了一千余册的自藏书,还到大英博物馆看了三间房子的书。如果马克思不开卷读书,可能就写不出《资本论》来了。杭州四中高二学生文晔从小至今开卷读书。不仅知识面广,文理兼优,还在多家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征文获奖五次。一个年方17的学生能有如此成就,不足以说明“开卷有益”吗?人欲成才,士欲济世,务必开卷读书。我们读书多了,看到那些对我们身心不健康的书,一读就辨别出来了,就不会再看,再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有好处的。希望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