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礼尚往来”
“彦宏,来看看,你喜欢哪一个?”
眼前,突然出现了两个别致的发夹和5个晶莹高雅的吊坠。
我的心快乐地一颤,连连道谢:“大嫂真客气,这些真是太漂亮了!恩……我就选它俩了!”
我挑了一对粉红亮钻的发夹和一条玛瑙色的小吊坠。
“真是太谢谢了!”我看着大嫂说道。随即戴上了它们。
整个过程中,大嫂都面带微笑,对这些饰品如数家珍,见我如此欣喜,更是欣慰不已。
从新疆不远万里回乡探亲的大嫂大哥的脸上,满溢着蔼亲切的笑容,我突然明白了,原来送礼物和收礼物一样,也是那么的令人欣喜。
我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记载道:“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来而不往非君子”。
礼尚往来,不仅是我国传统,更扮演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角色。
通过它,我们可以把友情变得根深蒂固,可以把爱情变得始终不渝,可以把亲情变深刻透彻……“礼尚”,是祝福的载体,是真情的流露,是永生的纪念,是美好回忆的指向标。它是寒冬的阳光,是酷暑的阴凉。
于是,中国人一丝不苟地践行祖宗的教训。
大至国家:开辟丝绸之路后,在兴盛的买卖之余,便有了邻国间互赠特产的风尚;唐太宗推行的“恩威并施”政策中的“和亲”政策,更是以金枝玉叶的公主为“大礼包”,促成了两地域的和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