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名字叫中国
学了。为了生活,她白天去地里务农,夜里还经常纺棉花。
后来更是艰难,奶奶婚后为了供儿女们读书,又是整日整夜的为生活奔波。那时候挣工分,奶奶就和那些大男人们一样地干,耪地,除草,种麦子,收玉米等,一样也没少干过。后来,我爸爸上了大学,家里也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奶奶总说,我们这一辈是最幸福的。也许相比起来,我们真的很幸福。
到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奶奶还经常回忆起,说那时的苦日子,你们怎么能懂?
奶奶今年67岁,我觉得她的整个过去就是新中国的见证。这个见证,真的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我这样听着她说过去的一点一滴,晚会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但是我想,我或许可以接上她的后半截记忆,也就是从九几年开始。
朦胧的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我们这儿还没有电视(我父母那儿有),只有个收音机,爷爷很爱听相声,各种的新闻趣事都是从小道上得知,然后就越传越变味儿了。到零零年后,我们村开始家家户户安电话,一时间流行起电话来。到零七年左右,开始流行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到现在,又开始流行安电脑了,上网的人在我们村也越来越多……
似乎我的记忆就这么点,但我却觉得弥足珍贵。
我和奶奶就这样一下聊到了10点多,晚会《复兴之路》却一点一点的接近尾声。最后一个节目好像是祝福祖国60周岁的生日,这60年来,我只拥有十几年的记忆,只感受了十几年的变化,但是,这却只是冰山一角。
10月1日,期待了很久的阅兵仪式如期而至。从8点开始就看央视直播,他们都不在家,我一个人抱着遥控安静又激动地等待着。主持人一遍又一遍的渲染着国庆的气氛,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离阅兵式也越来越近。期待久了的事,到眼前却格外显得平静。
据说,今年的阅兵式里有很多80后、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