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桥,爬桥讨债者被一名老汉推下。事情很简单,但引起的反应很复
桥梁、大楼以及其它一些高点,正在成为将个人遭遇提升为公共话题的地方,所谓“跳桥秀”或者“跳楼秀”并非以自杀为目的,而是个人把自己的问题设置为公共议题,并希望借此得以解决的方式。
就每一单个事件来说,后面都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广州海珠桥自4月1日以来,已发生12 次爬桥事件,起因有车祸逃逸、医疗纠纷、儿童走失、货款被欠等等。但从总体上看,作势跳桥显示了“正常途径”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无力,至少,这些人已经失去了“正常途径”解决问题的希望或者耐心。
作势跳楼或者跳桥虽属非常行为,但不能理解为一种“反体制行为”,因为使个人的问题公共化,还是寄希望于体制能够在自己的具体问题上合乎情理地运转。而真正对抗体制的行为,是诉诸暴力,是自求报复,是求助于黑势力,是从心理上完全成为逸民……
作势跳楼或者跳桥频频出现,是基于互动作用的存在。有些问题可能确实因为这种行为而得以解决,但如果按照“正常途径”则解决无望。有些问题可能在作势跳楼或者跳桥以后并没有解决,但每一个作势跳楼或者跳桥的事件,都会成为公共话题,这是最起码的,个人问题成为公共话题,至少不会比不成为公共话题更糟。
有人认为,既然“跳楼秀”或者“跳桥秀”意在通过公共影响获得问题的解决,那么大家都不理会,或者以一种他所不希望的方式来理会,就可以遏制“跳楼秀”或“跳桥秀”。然而,如果一个人对体制所寄的最后希望都应当“不予理会”,那么“跳楼秀”或者“跳桥秀”可能是没有了,但问题是解决了还是更严重了呢?
但是,“跳楼秀”或者“跳桥秀”,确实是影响到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例如广州海珠桥不到两个月就有12次因有人声称跳桥而被堵,怨声载道。“跳楼秀”或者“跳桥秀”,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示威”,产生影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任凭这空虚沸腾,这泪水淌落。 一件有趣的事 “a星云”的高级学校 给自己未来的一封信(转载) 老师不在的时候 蝾螈宝宝自述 我们的春节 我与李白游山河 读《哈利波特》有感(转载) 没有尾巴的狼 |
没有童话 回忆真好 距离 没有下过雪的冬季 那烟花·那人(转载) 这是我们的奥运 微笑,让城市更美好 给灾区朋友的一封信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奥林匹克精神永垂不朽 |
没有相关作文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