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村子里,有一个大户人家,他们一家三口,有爸爸、哥哥和弟弟,他们生活得非常开心。
有一天,他们的爸爸去世了,留下了巨额遗产。可是,哥哥不但霸占了所有的遗产,而且还毫不留情地把弟弟赶出了家门。弟弟只好离开了家门,马马虎虎盖了间茅草屋,过上了一贫如洗的生活。
这天,柴火没有了,弟弟决定去找柴火,他拎起斧头就砍柴去了。他经过了荒无人烟的沙漠,又经过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终于来到了郁郁葱葱的树林。他走进树林,刚要砍树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个亮晶晶的东西。他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颗金光闪闪的葫芦籽。弟弟立刻把葫芦籽带回家,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秋天到了,葫芦籽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又大又甜的葫芦。突然,葫芦爆炸了,从里面蹦出来许许多多的珍珠和玛瑙,弟弟不由得兴高采烈地蹦了起来。这件事让贪心的哥哥知道了,他把最后一个葫芦抢了回来。可这个葫芦爆炸后,从葫芦里却蹦出一群手举棍棒的魔鬼,打得哥哥满地找牙。可弟弟却不计前嫌,请人医治好了哥哥。
哥哥终于良心发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弟弟道歉,弟弟原谅了哥哥。从此,哥哥和弟弟一起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写作指导:小学生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现在害怕写作文和不会写作文的孩子非常多,老师和家长总在为此发愁,除了埋怨和批评孩子,有多少人能从作文教学本身来反思一下,从教师或家长的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呢?
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她父母工作很忙,家里请了保姆。有一次老师布置作文题《我帮妈妈干家务》,要求孩子们回家后先帮妈妈干一些家务,然后把干家务的体验写出来。
女孩很认真地按老师说的去做,回家后先擦地、再洗碗,然后在作文中写道:通过干家务,觉得做家务活很累且没意思。平时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怕我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到好工作,我一直对妈妈的话不在意。()现在通过干家务,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了,不然长大后找不到工作,就得去给别人当保姆。
这个小女孩的作文虽然谈不上“高尚”,却是真心话。可这篇作文受到老师的批评,说思想内容有问题,不应该这样瞧不上保姆,要求重写。
小女孩不知如何重写,就问妈妈,妈妈说:你应该写自己通过做家务体会到妈妈每天干家务多么辛苦,自己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女孩说:可是你从来不干家务,我们家的活全是阿姨在干。妈妈说:你可以假设咱家没有保姆,家务活全是妈妈干,写作文就要有想象,可以虚构。
教师和妈妈的话表面上看来都没错,但她们没珍惜“真实”的价值,曲解了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这实际上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虽然主观用意都是想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却不知道她们对孩子的指点,正是破坏着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话”。
之所以说“说真话”是写作的最大技巧,就在于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并有东西可写。
如果孩子在写作训练中总是不能说真话,总是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话,表达自己并不存在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维就被搞乱了。这样的要求会让他们在写作中不知所措,失去感觉和判断力,失去寻找素材的能力。所以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xiewu/201402/20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