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大家肯定都品尝过,可云南过桥米线的独特吃法令人称奇。
前几天,我和妈妈来到一家“桥之缘”的过桥米线店。一进门,就被这家店浓浓的云南风味所吸引。店的入口处是一座小竹桥,跨过小竹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竹桌椅,在竹桌椅前方的收银台也是用竹子制成。面对所看见的这一切,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一个竹子世界。
找到座位,我点了8元份的过桥米线。等了一会儿,“菜”就上了。竹桌上一下子多了一份用竹碗乘装的滚烫鸡汤和几碟生菜。看到这儿,你一定会想这些东西该怎么吃?告诉你,吃云南过桥米线还要自己动手才行呢!
先从那碟生菜拿出猪肉、肉肠倒入汤中,再把青菜、金针菇、米线倒进去。这样做听服务员说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肉比较难熟,所以先倒;而蔬菜、米线怕煮烂,所以后放。过了7、8分钟,便可以吃了。用筷子挑起米线,因为米线在滚烫的鸡汤里烫过,所以根根洁白晶莹,使人恨不得
一口吞下。尝上一口,米线里满是鸡汤那浓郁的鲜味,使人胃口大开。没过几分钟,米线、汤底的肉和小菜就被我一扫而光。
为什么这云南米线的做法如此独特?这其中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在以前,有一个书生,他一心追求功名,想当个状元,于是就在一个小岛上刻苦读书,让他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一天,他的妻子把给他作午餐的砂锅放在灶上煮,由于今天太累而睡过了头。等醒来时,她发现砂锅滚烫滚烫的,便急忙把米线、肉放进去。只见鲜红的肉立刻就熟了,她好奇地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连忙走过桥告诉桥对面的书生。书生见此米线由过桥送,便称其为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你不想尝一下吗?
关于过桥米线的作文
暑假里我有段时间住在哥哥家。那天没人做饭,我们便决定去吃鼎鼎有名的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啥?要说它的名字那可是有来头。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准备考试,为了使自己不分心,便与妻子分开住了,开始专心复习,古代没有保温盒,妻子把东西送到那早就凉了。于是她便用鸡汤炖米线,拿砂锅保温,因为每次送都要过一座桥,所以叫作“过桥米线”,流传至今。
我在路上便开始咽口水了。进入店内,陈设古色古香,我急不可耐的点了一份。等待的时间对我而言极漫长,终于服务端着盘子朝我走来。隔老远便闻着又香又鲜的味儿了。放在桌上,它可真令我惊诧——分量太足了,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口大砂锅,里面可以养甲鱼……这可真是色鲜味俱全!香菇、金针菇。四川酸菜、肥牛、生菜、青菜、鸡蛋丝、鹌鹑蛋……我目不暇接,只见它们星罗棋布的散落在金黄色的海洋之上。它们的样子极其诱人,在鲜浓的汤中懒洋洋的泡着澡。金黄色的鸡汤一阵阵的“颤”,我肚里的馋虫正发生暴动……更令人食指大动是藏在最下面的米线。这儿的米线比较奇怪,竟然比面条粗得多。它们晶莹剔透,富有韧性,很q,很可爱。它们可是精华中的精华,不用想都知道是极其美味的。
要不是口水都把桌子弄脏了,我真不想破坏这件称得上“艺术品”的杰作。我一把抄起筷子,挑起米线,溅出的汤汁把衣服都弄脏了,不管了!我开始狼吞虎咽……啊!那一刻真是,真是特别美妙的!那种感觉就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水中自由遨游……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