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经开区杉山学校:张雅妮、指导老师:龚跃群
我有一个好伙伴,她是我们班的班长,名叫张鑫,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马虎。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她都一丝不苟地去完成,值得一说的是她非常爱护集体的财物。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我和张鑫在果树下跳橡皮筋儿。当我们跳得正起劲时,天公不作美——太阳忽然被乌云吞没,刮起了呼呼的东南风,顿时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我们准备收拾橡皮筋儿回家,突然张鑫喊了一声“不好”。我问:“怎么了?”学校教室的窗户没有关,在下雨之前我得赶去关上,不然教室会进水,玻璃也会被击碎的。“关你什么事,又不是你家的,打碎了又不要你赔,真是一个傻子。”说完我轻蔑地瞟了她一眼,转过头不再看她。“你怎么说出这种话,校园不就是我们的共同的家吗?我们应该去保护它,再说,几天前我们还学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面不是有一条爱护公共财物吗?”张鑫严肃地说。“是啊,张雅妮啊,张雅妮!你前几天不是学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今,你怎么能把它忘了?!你还算是个少先队员吗?”我越想越惭愧,感觉都没脸见同学了。张鑫却笑哈哈地对我说:“不要紧,老师不是讲过有错误就改,还是一名好学生吗?”说着便拉起我的手快步走在去学校的小路上。我俩想早点回到学校,便跑起来。终于在下雨之前,我们赶到学校,关上了所有的窗户。
刚关好窗,便下起瓢盆大雨,雨珠打在玻璃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像是在夸奖我呢!
【每日写作指导: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写作必读】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xieren/201403/20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