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康卓
学校:召陵区实验小学
下午上课的时候,娄老师拿着一沓卷子,踩着高跟鞋“咯噔咯噔”地走进了教室。
到底是什么卷子呢?我把头往前一探,差点没叫出声来,啊,原来是这次的期中试卷!“要发语文卷子了!”我心里紧张极了。
我觉得,我的成绩应该不会低于89分,因为除了个别不会的题,其它题我都十分认真地做了。慢慢地,我紧张的心情变成了期待,再由期待变成了高兴,好像我命中注定会考个好成绩似的。
我美滋滋地想:我的成绩一定比表哥高!一定的!嘿嘿,再见到他的时候,我该怎么炫耀我的好成绩呢?
“赵康卓”,老师的话把我从美梦中拉了过来。我急忙跑到讲台上,可映入眼帘的不是可爱的红勾勾,而是讨厌的红叉叉。我的心情晴转多云。再一看成绩,啊,才84。5分!我的心顿时碎成了无数碎片。我的脸红极了,只觉得脸上有一团火在燃烧……
回到座位上,我开始认真地查找失分的地方,并努力思考正确的答案。唉,只怪我平时积累的词语太少啦!看来,我以后还得多读书多积累呀!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期末考出好成绩;我还要多发言,多思考,做个有思想的好孩子!
相信我,我一定会做到的!
【写作指导:从思维分析写作失分的原因】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任何物化产品形成前都有一种思维在活动。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是考生思维外化和物化的产品。笔者年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总的来看,考生失分点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考生的思维“失分”了——
以为话题作文只要扣上话题就行,不注重审题立意。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以“话题”为主,并且被普遍叫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话题作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有话可说的空间,不会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但话题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高考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甚至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失去了信度和公允,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命题者在命题上加强了限制,提示语更具规范和科学,再也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要求,就连“文体不限”也改成“文体自选”了;另一方面拟定了更加实用到位的评分细则。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再也不能“扣上话题,信马由僵”了。
从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今年的作文题提高了审题立意的难度,题意立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得低分者大都是离题和偏离题意的。有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眼里容不下沙”的文章,语言表达相当不错,本应往高分里打,因为偏离题意,只得了40分。
追随上年高考作文思路行文,不注意变化。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就是“黄胖夯年糕——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你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xieren/201402/20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