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整天在外地东奔西走,很少能回家,可敬的老爸写人作文600字。他非常热爱本职工作,为了工作他可以放弃休息,放弃回家,甚至不顾个人安危……
就在2008年5。12号四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老爸第一批自告奋勇的去了四川最危险的震区—-映秀镇,那是地震的第二天,虽然大地震已经过去,但6级左右的余震不断发生,震区根本无路可走而且在途中不断有乱石滚落,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这么恶劣的条件,他怕妈妈担心,一开始就没有告诉妈妈,是妈妈自己猜到了,以老爸的个性,妈妈比谁都清楚。
当时,全中国都笼罩着地震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妈妈和我也不例外,妈妈劝说爸爸赶快从四川回来,可爸爸却对妈妈说:“这里需要我,这里有很多孩子都成了孤儿,全中国人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你没到这里来,如果换做你你也不会眼睁睁的的看着自己的同胞受难,而自己却当逃兵的。”老爸说服了妈妈。老爸在四川一待就是十几天,而且他把身上带的钱,自己使用的帐篷、棉被都捐给了灾区的人们。
从四川回来后,老爸抚摸我的头落泪了,他对我说:“琦琦,你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生活,好好学习,震区的人们太惨了,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太可怜了!”老爸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我明白老爸要坚持留在四川的原因,那里有那么多失去亲人的孩子需要帮助,那么多失去亲人的灾民们需要安慰。
在春节假期期间,爸爸再次放弃了与我和妈妈团聚的机会去了四川,他说要去看看灾区的人们,去看看灾区的孩子们是怎么度过灾后第一个春节的,那里有更多的心需要安慰。就这样爸爸在四川灾区度过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春节。熟稳重的初中生的过程,承载了多少的心血和努力,我在心里对自已说:“拼搏吧,少年!”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xieren/201401/20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