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会遇见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或者有趣的人。我在生活中就遇见了一个十分搞笑的人,他就是我的同学丁世彬。即使老师罚他补错题,他也能苦中作乐,下课一补完就高高兴兴地出去玩了。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却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由他补的题很多又写错了,所以老师就让他一道题再写十遍,当他补完错题时,就自言自语地说:“我终于知道什么是乐极生悲了。”他的一句话把我们大家给逗乐了。
记得有一次在下课时,丁世彬不知道是哪一根神经搭错了,竟然唱起了歌来,有几个好奇的女生围了过来听丁世斌唱的是什么歌。从此以后,我们下课时就再也写不成作业了,因为丁世彬唱的歌实在太“动听”了,既跑调又难听,我们都没法打起精神写作业了。有一天,王老师要选四名诗朗诵的领颂人,两名男生,两名女生,要求领颂人要会背。我们都选丁世彬,他问我们为什么要选他,我们都说:“因为他会唱歌。”丁世斌郁闷地说:“我怎么这么倒霉!”
还有一次,我很早就到校了,发现丁世彬正在想着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的确很难,我当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了出来,他看到我作业本上有这道题的答案,就问我这道题怎么做,我就对他说:“除非你去女厕所我才给你说答案。”谁知他说他去过了,我问他你哪里去过了,他笑着说:“我用我的分身去了。”我只好把这道题如何解题的方法告诉了他。
如果你要问我们班谁最逗,我会大声说——丁世彬!
【写作指导:作文的灵魂,创新】
现在什么都要求创新,创新非常的重要,写作也是一样的,你的文章如果有创新了比别人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的好更加的完整,那么你的文章肯定被评为一篇好文章的,小学作文五年级辅导提到作文有时候也需要创新。
1、学好语文课是创新的前提
同学们每天都上语文课,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有的同学认为,学习语文课不外乎就是学点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充其量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篇篇极好的范文,语文课学习阅读,更是在提高写作,因为阅读好比是土,而作文则是土中长出的苗,土肥才能苗壮,只凭着几节作文课,要想提高作文能力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把语文课当作提高作文能力的课堂。
学习作者的选材方法和选材角度,在选材上有所创新。
材料是写作文的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作文就无从写起。有了材料并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还要求材料力求新颖,贵在创新,这样的材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的语文课文,给我们做到很好的榜样,如短文两篇中的《散步》,作者没有去写散步中看到的美好景物;没有去描绘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没有去捕捉散步时碰到的好人好事,而是着力刻画通过散步,体现出的一家三代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表现出的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由于作者在选材是全力创新,才使读者读后眼前一亮,又给我们开辟了一个选材的新天地。有时,虽然材料难以创新,但我们可以变换观察材料的角度,照样给读者新体验。如《背影》一文,作者把观察的角度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从而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2、学习作者结构文章的方法,在结构上有所创新。
全新的文章结构也能给读者以新意,我们要不断地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