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今天,妈妈带我去菜地里秋收.
路过别家菜地时,我看见高高的架子上挂满了四季豆,有的长,有的短,有的胖,有的瘦;长长的藤蔓上结满了南瓜,有大的,有小的,有黄的,有绿的;平平的地上,长满了一排排青菜、萝卜、毛芋……
到了自家菜地,我们准备先收玉米.我发现玉米棒里有胡子,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半绿半黑的,还有的是黑色的.妈妈告诉我,当胡子的颜色变成黑色时,玉米棒才算成熟了.所以,我就专找那些黑胡子的,一旦发现它们,我就走上前去,一把抓住玉米棒,使劲往下一掰,整个玉米棒就到手了.我和妈妈掰了一个又一个,不一会儿,就掰了满满一大袋玉米棒.
接着,我们又去摘毛豆荚.我家的豆荚,杆子长得可真茂盛啊!足足有一米多高呢,每株又有十多个枝丫,每个枝丫从上到下都长满了毛豆荚.我伸手抓了一把,然后用力一拔,五六个毛豆荚就掉在了我的手心,它们个个粗壮,粒粒饱满.于是,我和妈妈左右开弓,左一把,右一把,你一把,我一把.不久,我们的袋子里就装满了毛豆荚.
最后,我们又去挖“红宝宝”番薯.我先把长满爱心状叶子的番薯藤理到一边,然后妈妈用锄头使劲一挖,就挖出了好多个红色的番薯宝宝.又大又圆的,像苹果;又细又长的,像胡萝卜;小小椭圆的,像个鸡蛋.妈妈在前面挖,我在后面捡,我们忙得不亦乐乎.
收拾完一切,我们就满载而归了.我爱秋天,我爱秋收!
妈妈点评:本文用了两个对称段:别家菜地,自家菜地.在“别家菜地”这一对称段里,用了三个对称句:高高的架子上,长长的藤蔓上,平平的地上;在“自家菜地”这一对称段中,用了三个对称块:收玉米、摘豆荚、挖番薯.用了对称词、对称句、对称块、对称段之后,就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多了!
【篇二:秋收】
上个星期天,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乡下探望爷爷和奶奶,还没有到家里,我便从爸爸的摩托车上下来向家里跑去.
我最先到家里,可是我却找不到奶奶,我便问爷爷:“爷爷,奶奶去哪里了”,“你奶奶去田里割稻子了”爷爷说.于是我拿了一把比较锋利的镰刀向田里跑去.我一到田里,便帮着奶奶割稻子,奶奶对我说:“割稻子要把镰刀放平呀!”于是我便照着奶奶的方法割稻子,但我割掉一丛稻要割两三下才能割掉.我想:与其把镰刀放平还不如换种方法试试.我把镰刀放到大概与地面成45度角的地方猛的一砍,咦?这次不但把一整丛稻子都割下来了,而且镰刀还嵌进了泥土里.我想古人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概是我用力过度了.于是我又用自己的方法试了一遍,还是如此.我便去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奶奶拿的是长镰刀,长镰刀的刀锋特别长,适于平割,你拿的是普通的镰刀,适于斜割.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如果你学会用一种方法做事,遇到其它事情用这个方法不行,就要换一种方法,不要钻牛角尖.
【篇三:秋收】
秋游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次尽性的体验,美好的时光,刚入秋天的日子,艳阳高照,彼此拥抱着放松的心情,秋游,目标传化.
我低着头,咬着右手指,思考着一次没有手机,没有mp4,没有钱包没有独立活动的秋游会不会无聊啊,答案却是可向而知的,只有老师,只有团体活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