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的月光洒下大地,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沉寂,广阔而神秘.
当月亮挂在天边的时候,天空一下子便活了.月亮旁有无数繁密的星,如同大海漾起的波纹,闪烁着,眨着眼睛,像有数不清的小光点.
月色用银光笼罩着大地.田野、树木、房子、人,都变得幽静起来.在幽静这位魔法师的催眠术下,一切都那么宁静、安详,披上银色的薄纱,真真一个俏丽新娘.
山,静静地,放下他的尊严,去聆听这月色带来的欢快,去感受月色带来的温馨.渐渐,山也陶醉其中,舒展了劳累的心,随着月亮蹦起来.
水,悄悄地,闭上眼睛,用心去听月色的音韵.她不得不承认,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蝈蝈也时不时地在旁边奏上几曲,为月色伴奏,月色也在蝈蝈的伴奏下更加努力地散发光芒,让rén dà开眼界,大饱眼福.
花儿们也陶醉了,它们探讨着到底谁最美.月亮姐姐看出了花儿们的心思,它加大自己的光辉,尽力把银光送往大地.花儿们在月亮在照耀下,更美丽了,她们对月色充满了感谢.
池边的荷花,也长长地伸个懒腰,合着优美的旋律在池里的深夜绽放着生活不眠曲.
月光下的人,也比往常安静了.几个人并排着,躺在屋顶上平坦的地方欣赏星星和月亮.子女们看着月光象棋了辛勤的父母;农人们披着月色感谢这一年的风调雨顺.
人们,胸怀在顿时间壮阔了,背负着满世间的月色,去拥抱乐趣,拥抱生活……
【篇二:月色】
清凉的夏夜,身子懒懒地斜倚于藤椅,沏一壶碧螺春,品着淡淡的茶香,赏着池中芙蓉的娇姿,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了天空中一钩皎洁的残月.
月光泻在地上,浅浅的淡淡的,她丝毫没有种争强好胜,反之她似乎是与世无争而淡泊高远的雅士,一尘不染.月儿是一位少女,拥有婀娜的身段,着一裘淡乳色的袍,静静地遥望着大地,我感到蓦地里有些寒冷彻骨,是“夜吟应觉月光寒”吗?我突然也感到这种冷冷的心境,是月儿在用冷冷的目光注视着我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许多诗赋霎时涌上心头,再看月儿,她又仿佛蒙上一层面纱,薄薄的却又朦朦胧胧的,可我却又分明感觉到了月儿眉宇间那一股若有若无的淡淡哀愁,是久久的乡愁么?噢,一定是.月儿又岂能没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呢?诚然,月儿神秘而静谧,是众多“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乡之人愁思的寄托,可它又难道不是一种希望么?月亮不断地变幻自己的身姿,日积月累,月儿会慢慢地变为玉盘般晶莹的圆月,也会让游子们心灵得到慰藉,心灵感到满足.这一钩残月不也是通向满月的一座桥梁么?
幽幽的月光依旧轻灵地泻在大地上……
我又分明感到我也是一钩残月,与天上的月儿遥遥相应天上一个,地上一个.
【篇三:月色】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的我惆怅无眠.看着朦胧的月色,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