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凉爽的风儿吹过脸颊,我追逐着风来到了一片广阔无垠的田野。映入眼帘的是由成熟了的麦子与组成的“金地毯”,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地毯”上,金黄的光泽更加迷人。“金地毯”好似摆满了金水晶,闪闪发光。稻谷成熟了,一簇簇的谷粒垂在稻杆上,它们似乎做了什么错事,又好似地上有什么宝物,它们总是低垂着头,使太阳光照不到它们。多伟大的稻谷啊!真是越伟大,越谦卑,我一定要向它们学习。
一些馋嘴的鸟儿成群结队地飞到了田野,它们贪婪地品尝着麦子与稻谷的美味,麦子们急了,赶紧摇摆起了手臂,招呼来了“援兵”。“援兵”是谁呢?它就是“稻草人”。
稻草人站立在田野中央,它全身都是稻草做的,它的骨头便是由两根木头横竖摆成的十字架,农民伯伯还给它戴上了帽子,穿上了衣服。它的手臂随着风儿一摆,这些鸟儿便“叽叽喳喳”地走开了,它们还真以为是农民伯伯来赶它们了呢。看到这里,我不由地一笑,我认为,稻草人一定是上天眷顾农民伯伯而前来当“援兵”的。真是有情呀!化作草都来保护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阵阵凉风也前来凑热闹,它们打着旋儿抚摸着稻谷,“金地毯”又变成了“金海洋”,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涛,好不美丽!稻谷们摇摆着身体,跳起了“摇摆舞”。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烈日当头,农民伯伯们又带着劳动工具来到了田野,晶莹的汗水一滴滴地从脸颊上滴落下来,他们有的割草,有的收谷……他们不畏疲倦,挂在他们脸上的是欢乐的微笑,收获谷物是他们最欢喜的事情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呀!秋天的田野就是农民伯伯的“开心地”。
【写作指导:写作应要有自己的个性】
某所小学就读四年级的一亲戚的孩子,拿着作文题《平凡的感动》让我指导。我告诉他,生活就是作文,只要把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他认为令人感动又平凡的事写下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是好文章了。他问我是否可以以母爱为题材,我欣然赞同。
翌日,孩子忧心地打电话给我,说他的作文没有得“优”,而且要重写。问其原因,他说老师叫他别写“母爱”,要写清洁工,只要写了清洁工基本上就能得“优”。听着他掷地有声的话语,我一时语塞。
纵观当前的作文教学,老师们总喜欢把一些莫名其妙的“写作原则”、条条框框和自以为科学实际上臆想的“训练系列”,以及陈腐而又花哨的“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然后去束缚他们的手脚、嘴巴和大脑,从而使学生的作文失落了个性。于是,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他们对本应抒发情感的作文也散失了兴趣。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因此高耗低效。
殊不知,作文本身就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因而,作文教学的第一原则便是:想什么就能说什么,说什么就能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