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们去西安旅游,来到了著名的大雁塔景区。
大雁塔耸立在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历尽千难万险从印度回到长安后,公元648年当了大慈恩寺的上座住持,公元652年,为了藏经,请朝廷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高七层,65。4米,虽经千年沧桑仍完好无损。
大慈恩寺,原为隋无漏寺,公元648年重建,取名“慈恩”。玄奘法师还创建了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唯识宗。
下午,我们观看了大雁塔北广场的音乐喷泉,2时30分音乐响起,水也配着音乐的节奏,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高,时而低,好一副美丽的景象,像一幅精彩的“水画”。
正当我们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最中间喷起了一条高约十米的水柱,犹如一条巨龙在空中徘徊,片刻高空的“龙”突然从天而降,落在我们身上,顿时我们大家淋成了落汤鸡。
一阵风雨过后,大家又开始观看。一首交响曲结束后,又开始了摇滚乐音乐喷泉,两边的大转盘又开始疯狂旋转起来,只见一个小哥哥被转盘喷出的水柱淋得湿湿的。
音乐与喷泉突然全没了,过了一会又响起了优美的民乐,水柱高低起伏,像一个个台阶。这时妈妈说:“儿子,你看那些小孩在中间穿越,你想去吗?”“想”我说。起初我有些害怕,想“要穿过去不敢穿回来怎么办呢?”最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勇敢地跑了过去,就这样我一连跑了四次,衣服从里到外全湿了,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大雁塔与音乐喷泉交相辉映,体现了古代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要走了,这音乐喷泉真有趣呀,我会永远记住它的。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起步写法大全】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