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6日,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了美丽的城市之一丽江,从上海到达丽江变化最大的是温度,相差20度呢!我穿上了防风衣游玩了玉龙雪山,玉龙雪山高4000多米,到了山顶我有些头晕的现象,外公告诉我可能我有高原反映,于是我们马下山了,到了3000多米高的地方我又活蹦乱跳了,接着我们去喝了“神水”,为什么叫“神水”呢?因为那里的水很清澈一眼就能看到底了,喝起来也是有点甜甜的。
之后我们去了马场骑马,骑马的路线是茶马谷道。然后,我们去划船,那里的船又细又长。8月9日我们又从丽江出发到了另一个美丽的城市叫西双版纳,我们去了傣族的村子做客,但有一些规定,比如不能看卧室,要摸那个神柱等。接着我们去了野象谷,那里到处都是野象,坐在高大的大象背上我显得很渺小。
我们还参观了野象博物馆,真的很棒!快乐的旅程总是那么快就结束了,回到学校后我一定要与同学们分享我的旅游心得。
【扩展阅读: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