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盏,品不尽,那萦绕唇畔的香气。舌间久久停留的甘甜,似是包揽了一池的通透碧绿,隔着温润如玉的杯壁,点点暖意裹住指尖。清明前的新叶舒然伸展,细腰柔软,舞姿曼妙,引人经不住流连。人道:“茶,可以清心也。”一壶的清明,细熨着香气,陪伴江南千年。
深苔妖娆,青石板蜿蜿,浣纱少女的歌声,串起了一页页古老而美好的诗篇。江南的心是柔软的,细雨润物无声,芳菲娇倩带羞。春雨绝无滂沱之势,仅是暧昧地使行人沾衣欲湿,风亦是吹面不寒,夹带着多情飘絮轻柔拂颊。无名的小花攀附墙根,这样易被忽视的一幕,却也让人心生怜爱。因为,这是江南。江南柔情呵,吴侬软语的江南女子,素手纤纤,用柔软的锦线,细密是针脚,带着一弧温软的笑意,缝进甜蜜的心思。
江南,实在是个太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玉笛、长萧,吹不完一曲曲的春花秋月;琴瑟、琵琶,拨不完一夜夜的风雪缠绵。女子锦口绣心,巧笑倩兮。男子文采卓绝,长袍素净。品酒行文,吟诗作对,道是佳偶天成,又纠缠了几世的痴情怨恨,残留了多少遗憾。然过了许多年,我们坐在小竹凳上,听姥姥讲那才子,那佳人,那关于他或她的故事。私懂非懂地,手托着小脸一阵唏嘘。过去已经过去,江南的故事还要继续。
江南,是水乡。记忆中总是如丝的细雨连绵地下。雨水在檐头汇成水晶似的一大颗,沿着瓦楞上的飞鸟花纹,许久才滴落下来。孩子便总将手伸出窗外,伸得长长的,等待那“啪嗒”一声,凉凉的一滚,在稚嫩的掌心绽放出一朵美丽的小水花。黑瓦白墙,朱漆剥落的大门静静地颓丧。谁也说不清那里是否辉映过一季的人面桃花。长街小巷,漫漫走过,是否会逢着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岁月如水,洗去了江南的华丽,那一度的歌舞升平,那一度的画舫夜行。岁月如潮,冲刷着江南曾被人赋予的太多不属于她的颂辞赞歌。江南就是江南,江南也只是江南,那样的淡泊,那样的恬静,兀自笑得温婉。
摇橹声渐行渐远,我偎在江南肩畔。我想,我只见到了一隅江南。我说,江南的美让我难以忘怀。薄雾氤氲,晚霞红了江南的脸。
描写江南水乡的作文
江南的早晨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碧蓝如茵的河面像镜子一样平静,河水清澈见底。
一座巨龙横跨的石拱桥像彩虹一样横跨在湖面上,桥面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路,在石板缝隙里长出一丛丛苔藓。一位挑担的农夫伯伯走在石桥上吆喝着,卖他新摘的杨梅。桥的两侧爬满了翠绿欲滴的常青藤,它的影子洒在桥墩上。从桥洞远望有一位阿姨在洗衣服,阿姨的身后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盛开的油菜花像黄色的海浪。桥下有几只鸭子在水中追逐嬉戏,好像在表演杂技,使原本平静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
一艘艘小船往来穿梭在湖面上向一条条小鱼在水中穿梭跳跃。一位阿姨驾着一艘乌篷船,船里装着刚从水里打捞出来的鲜鱼,沿着小河叫卖。这位阿姨看上去三十多岁,身材稍瘦,头上围着花头巾,上身穿着浅蓝色的花布衬衫,下身是天蓝色的裤子,腰间系着深蓝色的围裙,显得十分端庄秀丽。她卖鱼也许是为了给孩子交学费。
“卖——鱼——喽”一位姐姐听到叫卖声。把身子探出窗来,她家的房子是建在水边的,用条形石头垫(错,改为:砌)的房基,房基的石头缝里也长满了苔藓。姐姐看上去二十多岁,穿着粉红色的背心,十分俊俏,白净的皮肤,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眉毛,举止文雅,笑容满面的和阿姨打招呼“阿姨,买两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