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澄澈的小溪环绕着森林,参天树木拔地而起,土壤上覆盖着一层天然的肥料----腐烂的树叶,使最微弱的小花也能生机勃勃。这就是我的家,没错,我是一条住在土壤之中的蚯蚓。
我和同伴们一直都快乐地生活着,和蚂蚁弟弟打招呼,到鼹鼠婆婆家去聚餐。直到有一天,我头顶上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声音,从地下钻出来,看到一个长相奇怪的动物正用一个锯齿状的在砍紫檀树。妈妈告诉我说,那是人,他在砍树。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砍紫檀哥哥?我要去阻止他!”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还伴有“哗啦啦”的声音,紫檀哥哥连同它美丽的树叶礼服一起轰然倒下,我心急如焚地跑过去。“危险!”妈妈大喊一声,我嗖地钻入地下,只见那个rén dà开着一个冒着黑烟的机器把紫檀哥哥运走了。
从那以后,我经常见到一群人来砍树,渐渐地,一“棵棵”灰色方形的“大树”迅速在这片土地上生长,我和同伴的所在之处变成了街心花园,虽然还是有妈妈的陪伴,但是冒着黑烟的机器总是把我熏得喘不过气来,它的黑烟污染了泥土,但我们只好靠这些充满机油味的泥土维生。可怕的是,每当下雨过后,许多小人就刨开泥土,把我的同伴捉走,鼹鼠婆婆也被一个小人捉走了,我又悲愤,又气恼。更可恨的是人还在草地上喷上了杀虫剂,我和同伴们都免逃一难,在我奄奄一息时,不解地问妈妈:“我们帮大自然松土,可是他们为什么要伤害我们呢?!”
这时,一个人拿着把“毛刷”,把我们扫进“盒子”里,我又想起了妈妈,蚂蚁弟弟,鼹鼠婆婆,还有那一片大森林……
【写作指导:话题作文,从命题开始】
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为中考、高考的发展趋势;倍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青睐。它的开放性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和个性,更有利于展现时代和社会的风貌。然而,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又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许多老师偏重于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技巧性指导,却忽略了话题作文的根本特点—一开放性。话题作文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和自由作文,其作文文题由学生自己命题;这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们不妨一试从指导作文命题开始。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提供阅读的线索等等。从中可以窥见蕴涵于文章深处的奥妙。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完全由作者自己决定。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简单的以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题目。殊不知,话题本身范围宽泛,用作题目容易出现题大文小,文题不一的毛病。老师在指导作文训练时,要明确告诉学生,文章题目一定要从小处着手,把题目定得窄小一些,切入口小一些,有利于走出空泛肤浅,文题不一的误区,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例如: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用“幸福”为题目。显然不及用“幸福人家”、“知足者常有幸福”、“我生活在幸福之中”、“奉献带来幸福”等题目更容易下笔,更容易写出个性特点。
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