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每当哼起这首歌时,我就会想到我的烦恼:学练琴、做数学作业、写作文……烦恼数不胜数,真是一言难尽啊!
每天中午放学一回家,对我来说可不是午休时间:第一件事就要听跟课文配套的英语磁带。吃完饭,还得继续听课外英语读物。下午回家,屁股还没挨上椅子,妈妈就发话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赶紧去写作业!”妈妈的话就是圣旨,岂能违抗。我情不自愿地从书包里抽出写不完的作业,虽然拼命地奋笔疾书,可常常到吃饭时还完成不了三分之一。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可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总是愁眉苦脸,因为周末的烦恼就更多了。且不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光是兴趣班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周六上午要上三个小时的作文课,回家后必须风急火燎地把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写得快能捞得一点玩的时间,否则,不仅完不成,还会挨训斥。晚上,时间都被机器人培训占去了。星期天,那就更悲惨了,上午六点半就要起床洗漱,比平时上课还早。八点必须做完爸爸给我买的《课时达标卷》,一直做到十一点,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唉!简直是炼狱。中午,本以为自己可以歇一会儿了,不,还不一定呢!下午一点钟,篮球课准时开课,我还不得不强打精神投入学打篮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教练惩罚。等我气喘吁吁回家后,又有一篇新的语文卷子等着我呢……
写不完的烦恼,诉不完苦衷。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念起一二年级时那无忧无虑的日子。那时,作业特别少,三五分钟搞定,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
记得那是一次周末,老师给我们只布置了两个作业:抄写古诗和读语文书第一单元课文。那时的我多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儿。
苍天啊,上帝啊!我多想有个星期八啊!这样,即便熬过了双休日,也会有一天自由自在的时间属于我啊!
【扩展阅读: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