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们把我抚养大,且给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关心我。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
忘不了有一次,我得了肺炎,医生给我开了苦涩、难闻的中药……爸爸端着一碗温热、褐色的中药向我走来,关切地说“瑶宝,吃药了!吃了这药病才好得快。”我连忙缩着身子,倔强地说:“爸!这药太苦了,我吃不下去……”
爸爸看了看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把药放在了桌子上。这时,妈妈走过来,温和地跟我说:“瑶宝,乖。把这药吃了,我就给你做蒸蛋吃。”可我说什么也不听,还任性地对妈妈说:“妈,药太苦了,我真的吃不下。”妈妈还是耐心地哄着我,并转身对爸爸说:“去,你给孩子买根棒棒糖来,她吃药了再吃棒棒糖,感觉会好些。”
爸爸二话没说,迅速下楼去给我买糖。
过了一会,爸把糖买回来了递给了我,我感动地接过糖,对爸爸妈妈说:“爸妈,今天你们不是说有个很重要的事要去做吗?”妈点头说:“是的,不过我们为了你把药吃下去,暂时不去那件事了。”我听了眼里晶莹的泪珠掉下来了,连忙端起汤药碗,一口气把碗里的药喝了个精光。
放下药碗,我舔舔嘴唇,早已把药的苦涩忘记了,只希望爸妈去处理他们要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他们的工作太忙了,我应该学会为他们分担。
这时,我拆开糖把它放到嘴里,慢慢地品尝,我品尝到了家的温暖,品尝到了爸爸妈妈对我无私而博大的爱。
在此,我要对爸爸妈妈大声说:“爸爸妈妈,谢谢您!”
【扩展阅读:小学作文起步,学写动物的“三个要”】
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喜欢动物,像常见的鸡猫狗鸭,图书电视中认识的鸟兽鱼虫。但如果让他们去说、写这些动物,就会感到困难,就不乐意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呢?
一、观察要认真仔细
观察是写好动物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对这种动物的样子、习性等全面了解。一是要有顺序地写观察,比如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从静态到动态。《翠鸟》一文在介绍翠鸟外形时,先总述“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然后分述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写它“小巧玲珑”。二是要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对它的大小、外形、毛色、叫声及生活习性了解清楚。《鲸》一文中对鲸的生活习性印象就比较深刻。三是要反复观察,因为一次观察有可能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就需要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也有差异。如:公鸡和母鸡,公鸡羽毛较鲜艳,会打鸣,喜欢抢食,会欺负母鸡;母鸡羽毛不如公鸡鲜艳,性情比较温和,下蛋时会咯咯叫。
二、描写要具体生动
有了仔细观察的基础,作文时就有话可写了。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恰当描写,用丰富的语言写出这种动物的有关动作和神态。比如《翠鸟》一文中翠鸟捕鱼是这样写的: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段传神的文字,充分表现了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二是动静搭配。对动物大小、形状、毛色的描写属于动态描写。如果仅仅写动物的静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