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爱是无比的;它如大海一样宽宏大量;它如雨伞在雨中保护着我们;它如上帝一样苛护着我们;每次听到“妈妈”的这个声音,我便想起一年前让我既伤心又让我终生不忘的事情。
记得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一年级,天上还下着倾盆大雨,我因为没带雨伞,只好冒着大雨跑回家。但是我跑得太快了,掉了坐车的钱。我家与学校相距这么运,这可怎么办啊!我比原来跑得更快了,一不小心绊倒在地上,把衣服都弄脏了,腿一下子摔出了血。于是我只好走着回家,我走着走着,一下子走到了晚上七点多,我焦急的哭了,急的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我心想这一次一定回不来了,仿佛死神就在我面前逼近。我继续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雨帘中出现一个很熟悉的影子,她带着一把很朴素的雨伞,跑得很快,眼里充满了泪花。于是,我马上走过去看啊,是妈妈!我大叫起来,妈妈听见了,马上跑过去。妈妈看见了我,那一道道禁闭起来的眉毛慢慢展开了。他见我的裤子破了一个洞,马上把我的裤子叠上去,一看全都是血!他马上把我背起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回家的途中,雨夹着风,无情地向我们袭来,妈妈的汗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这时,我发现妈妈的背都红了,我急忙对妈妈说:妈妈,我的腿不痛,你的背都红了,可妈妈却说:没事,妈妈在锻炼身体。我听了,就没在意。
后来,妈妈得了肩周炎,我才知道妈妈为什么那样对我说话。
是的,人生中最大的幸福就是拥有母爱,因为,母爱,无比!
【扩展阅读: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