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小吃不同,风景不同,风俗不同……但我对家乡的爱是无人能比的。
我的家乡,欢声笑语,人们快乐的生活着。说到武汉那可离不开热干面,正宗的热干面就蔡林记的。传说,一个叫蔡林记的人开了一家面馆,生意并不红火。有一天,他一碗面都没卖出去,他就把那些面弄干,然后拌上芝麻酱等调料做给自己吃,觉得很好吃,就让邻居尝尝,邻居也觉得好吃,就取名叫热干面,从此,热干面就“一炮走红”了。当然除了热干面,还有老通城的三鲜豆皮、四季美的汤包、五芳斋的汤圆、谈炎记水饺等大大小小的美食店,星罗棋布的散在广场和街巷里。
桥也是武汉的特色之一。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美。例如天下第一桥——长江大桥。毛泽东曾感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武昌的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首。凡是到武汉游览的人,没有去黄鹤楼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看到长城一样。站在黄鹤楼上向下看,滚滚江水犹如一条条巨龙在江上“飞腾”着。
您还可以到东湖逛一逛,听涛、磨山、楚城、梅园风景秀。中午吃饭的时候,您可千万不要忘记吃武昌鱼,鲜嫩可口,入口淡香,很好吃。下午您还可以去汉阳归元寺去数罗汉,求福许愿,烧香拜佛磕个头。晚上饿了,您还可以去吉庆街的大排档,吃着美食,听着小曲,看着表演,品着楚味有劲头。精武鸭脖要少吃,那个玩意辣舌头。
这就是武汉,一个追求理想的城市,一个让时代更加美好的城市,一个让人们喜欢的、快乐的、幸福的城市。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