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是语文课,同学们理所当然的拿出了自己的作业本准备给老师检查,我也不例外把头伸进书包左翻翻、右翻翻。
“咦,”奇怪,我的100分攻略呢?我急出了一身冷汗。糟了!一定是昨天检查作业时忘在了书桌前。眼看老师就要检查到我这边来了,我心想:“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希望我不会有事。”
“杨蕴秀,你的作业呢?”老师大吼一声。“我……我好像……丢在了家里。”我吱吱呜呜的说道。“噢!那对不起了,你给我抄两遍,放学给我检查,要是你写不完,那你就别回家了!”老师不客气的说道。
“万岁,幸好没被打,要不就丢死人了!”我刚高兴地说完便立马醒了过来。两遍啊!那可要把我的手写软呀!可是老师的命令由不敢不服从,所以我只好乖乖的写了。
下课后,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去玩,而是在教室里静静地抄写着。老师便在旁边守着,生怕我玩一下。“杨蕴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是妈妈,难道是妈妈给我送作业了?太好了!
“对不起呀,老师,杨蕴秀太粗心了,把作业忘在桌子上,我看见了便给她送过来了!”妈妈向老师解释道。老师说了几声嗯,便让妈妈离开。随后对我说:“你不用抄了,不过以后不许这样。”
我望着妈妈离去的背影,感到十分幸福。谢谢你——妈妈。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