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妈妈有了你,我就不能时常出去活动,做事小心翼翼,外出时,客人们经常讨论妈妈肚子中的你而冷落了我,我心里暗暗地羡慕嫉妒甚至真的有点恨。
第一次见到你时,你的皮肤皱皱的,沉沉的睡着,小肚子均匀的一起一落。我用手指轻轻的碰你一下,你的皮肤软得像一块海棉。我小时候可能也是这样的,柔弱的需要爸妈的呵护,宠爱,我明白了:生命很柔弱,你需要保护。我开始有点不恨你了。
你慢慢的不再整日睡了,你会笑了,我龇牙咧嘴地看着你,你却灿烂一笑,如春天的花朵。我感觉很开心,便做出各种动作逗你,你哈哈的笑着,于是全家都充满笑声。你让我很快乐,我慢慢地就一点也不恨你了。
又过了几个月,你会说话了,“爸爸”“妈妈”等词汇一个个从你口中蹦出,可迟迟不听见“哥哥”的叫声,我有点着急盼望着那一声“哥哥”的出现。终于有一天,你叫了一声似“哥哥”又不似“哥哥”的声音。我听见后,马上冲到你面前紧紧的抱住你,在你脸上亲了一下,我很兴奋,终于听见你叫“哥哥”了,哪怕只是疑似“哥哥”。
你慢慢的长大了,与我的情谊越来越深,我遇到的好吃或好玩的都会与你一起分享,你也会经常和我玩,带给我快乐。我每次在学校时,一想到你这个小弟弟就偷着乐。我很喜欢你,虽然你有时会欺负我。
亲爱的弟弟,是你让我懂得了生命,让我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有弟弟的幸福。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是很寂寞,而有了你,虽然也会有烦的时候,但是我很快乐、很幸福。有你真好!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描写景物的“五个结合”】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