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缀满了颗颗闪亮的星星,我沿着星河的小路成长着、跳跃着。我把一个个成长故事装订成一本本精彩的故事书,翻开一页,便可以想起它对我的启示!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小伙伴在小区的运动场里玩。当我们玩得高兴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蚂蚁成群成队的从我们面前走过。有的嘴里含着食物渣,有的几只蚂蚁共抬一颗米,别看它们弱小,其实它们是动物界中的大力士。听说爸爸说只要它们团结,它们能抬起一把椅子呢!
过了一会儿,蚂蚁大队还在不停地前进。我们几个伙伴互相眨着眼睛,就纷纷把脚抬得高高的,“啪”的一声踏了下去,蚂蚁群惊慌逃蹿。我们不停地踏,动作灵活的蚂蚁立刻爬进了地缝,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动作慢的蚂蚁已经被我们踏扁了,有些蚂蚁不服气,溜进了我的鞋子里,弄得我哭笑不得。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我拿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往蚂蚁洞里灌水,有些蚂蚁漂了出来。可是没想到,蚂蚁竟然会游泳,一堆堆地从洞里涌出来了,蚂蚁们全身都是水,但很快就从有水的地方爬了出来。有一只蚂蚁,我看到它爬出来了,于是我又浇了些水在它身上,它又奋不顾身的往前爬,而且爬动的速度更快了,很快就又爬到了干爽的地方,反复几次,蚂蚁仍然还是继续向前爬行。
忽然,我打消了欺负蚂蚁的念头,心中对它们充满了敬意。因为我看到它们弱小的生命能够在这样的困难面前,一次次突破重围。如果我们能有这样顽强的意志,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描写景物的“五个结合”】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