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像一个避风的港湾,而我就像一只小船,在这个温馨的港湾里停泊、休息。
在这个港湾里品尝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刚回到家,就听见“咕咚、咕咚”的声音,走进厨房一看,只见炉子上不知炖着什么,一阵阵热气直往外冒。而妈妈呢?噢,正在卧室和爸爸打扑克呢!我来到卧室,看见他们正打得激烈,便走了过去,可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我。我心想:啊!我在家里这么重要的人物,竟然当我是空气。于是我故意咳嗽了两声,老妈这才看见我说:“你看这孩子,走路跟猫似的,都学无声了。”我心想:哼,还不是你们打扑克打得太上瘾,连六亲都不认了。
我正要抗议,老妈一边看着手里的牌,一边摆着手不耐烦地说;“快,快,快赶快回屋写作业去。唉,母命难违,我只好乖乖地回屋写作业去了。刚写了一会儿,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喊声:“啊,哪有你这么玩的,太赖了。“我心想:我忍,就装听不见。可接下来喊声更大了:“谁赖了,你才赖呢!”我再也忍不下去了,跑到那屋一看,老爸撸起袖子指着老妈说:“我都让你好几次了,你还赖。”老妈不服气地把手里的牌一摔反驳道:“谁赖了,你总偷我的牌,我放在腿下的牌少了好几张,不是你偷的是谁偷的啊?”他俩你一句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大有把这场“舌战”打到底的架势。
突然,一股浓浓的焦糊味钻进我的鼻孔,我耸了耸鼻子纳闷地说:“妈,这是什么味儿呀?”妈妈一拍大腿恍然醒悟道:“不好,我的菜!”,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厨房,可为时已晚。最后,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的晚饭都没吃好,我在饭桌上不停地数落爸爸、妈妈,他们自知理亏也只得赔笑。唉,都是扑克惹的祸,老爸、老妈,再也不要让这样的“闹剧”重演了。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作指导,心理描写方法】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