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和小姨带我们去吃自助餐,我们开心极了!西餐厅的环境优美,菜色丰富,凉菜有拍青瓜、凉粉和紫菜,主菜有炒黄瓜、鸡肉、青菜花和炒粿条,还有许多香甜可口的水果沙拉,各种甜品,我们一个个吃得肚子圆圆的。
餐后,我们决定去礐石爬山。一到山脚下,小姨就指着远远的亭子说:“那就是飘然亭,我们的目的地!”一路上穿过许多山洞,有平坦的山路,也有陡峭的石阶。奶奶始终牵着我的手,迈着矫健的脚步向上爬。因为我平时缺少运动,加上天气炎热,有几次累得气喘呼呼,妈妈她们一直鼓励我,连三岁的小表弟都一直自已走,我很羞愧,鼓起勇气,继续向上。终于迈上最后一级台阶,登上“飘然亭”!山上的空气很清新,凉风阵阵,没有了一路上的炎热。
欣赏了风景,休息片刻,我们便下山了。这一次,我没有怨言百出,悠然地下山,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扩展阅读: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方法指导定位为: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这一方法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贯彻小学生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的原则。对于初学作文的三年级孩子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如何落实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如何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致用”之效能?这应该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重中之重。在比对上回教学的基础上,对原来的教学环节作了调整后设计如下:一是师生一起朗诵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杜牧的《江南春》三首古诗,在诗与画的欣赏中将孩子们引入美丽的景色中,目的在于既激发兴趣,又感受古诗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进行向古人学描摹景物方法的渗透,当然这仅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二是让学生汇报自己所要介绍的地方名称,并在黑板上写出,初步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并藉此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三是配乐欣赏学生本地和外地的美丽风景,再度直观地进入自己所喜爱的风景中,这样,既为了加强观察,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写景兴趣;四是重温课文精彩文段,感悟归纳写景方法:选好自己喜爱的景物,一种景物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进行描写。五是指导课堂小练笔:共同描写观海长廊(填写表格),具体指导为:让学生先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如椰子树、草坪、油棕、福建茶绿篱、百鸟归巢雕塑、两小儿戏鸟雕塑、红树林、海上城市、海滩、海面等等,然后再让他们用上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描绘自己所喜爱的景物,在此基础上再渗透“特别吸引人的景物可要多写几笔”的写法指导;六是学生拿出自拍的相片向同桌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风景,然后指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做方法点拨与引导,促使习作技能的渐趋熟练;七是老师朗读下水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八是学生当堂独立写作,二十分钟完成三四百字;九是作文点评,鼓励赏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