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法圣地兰亭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的兰亭序便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想到这,站在曲水流觞旁,静静的,仿佛回到了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当时,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一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活动中共有十一个人各作诗两首,十五个个人各作诗一首,十六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三十七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
隐隐约约,看到了前面的临池十八缸,由十八缸、习字坪、太字碑组成。是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王羲之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看着满满十八缸的水,可以想象出当年王献之的刻苦努力,我们也忍不住上前握起毛笔,练起了书法……
咦?前面的湖想必就是乐池吧?它是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中乐字命名。游客可在乐池喝茶聊天,乘坐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