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一个多么不起眼的词,其实,它也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镇上有个小女孩名叫安娜。上一年级的时候,医生发现她的身体有一个肿瘤,被确诊为癌。于是,手术,化疗,住院……小安娜为此受尽了折磨,待病情稳定下来,才去上学。小安娜很懂事,学习也很刻苦,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所以一如既往,活泼快乐。但因为大剂量的化疗,使她那头漂亮的头发全都掉光了。小安娜非常痛苦,一个小女孩光着头去上课多难堪啊!为此,妈妈为她买了一顶帽子,天天不离头顶。但是,天气不冷,同学们都没戴帽子,她一个人带着帽子,反而显得抢眼。
班主任是名慈祥善良的中年女性,非常了解安娜的痛苦,在安娜又一次化疗结束返校前,她向全班同学郑重宣布:“同学们,我们学校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的穿着也应该与这种特色相适应。所以,从下周开始,每一个同学必须戴一顶最喜欢的帽子来上学,而且要越新奇越好!‘’
安娜来上学了,一走进校园,她摸一摸头上的帽子就泪光闪烁了。但她太爱读书了,还是让妈妈陪着她,勇敢地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教室。
安娜敏感地发现,班上每一个同学都戴了一顶帽子,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在这一片晃动的帽子中,安娜的帽子反而显得土气,毫不起眼了。所以,谁也不注意她的帽子了,他反而觉得同学们的帽子漂亮新奇禁不住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安娜上学没有了心理障碍,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些同学忘了戴帽子,有些同学还戴着。大家都不在意安娜戴帽子是因为没有头发,安娜自己竟然也忘记了自己头顶上戴着帽子……
友情是帽子。
每一顶帽子都拥有它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意义。而这一顶帽子,叙述的是一个老奶奶与小孙女的故事。
一个雪天,鹅毛似的雪花从天上纷纷扬扬的洒落,到处是白茫茫的。白的把高高的松树都覆盖住了,使得松树旁边的小房子显得格外简朴,屋里的灯泛着黄晕。灯旁坐着祖孙儿俩。小孙女坐在祖母怀里。祖母唱着当地的民谣,哄着小孙女儿睡觉。
一丝丝冷风从陈旧的门板缝里渗进来,冷的小孙女直打颤,祖母将她搂得更紧些。小孙女仰起头,天真的对祖母说:“奶奶,我冷,我要帽子,帽子,行吗?"“唉——"祖母长叹了一口气但是她还是答应了小孙女的要求,“好,帽子,奶奶给你做帽子。"
可是本身贫寒的家里哪还有什么线啊?不得已,祖母只好将自己那件舍不得穿的毛衣拆了,为小孙女做帽子。
她拆完自己的毛衣,又翻出已经很久没用过的针,擦拭了几下,便开始织帽子。白天小孙女出去玩,祖母便在家里织,晚上她趁小孙女睡着了,偷点着灯织。就这样连续了好几天,好几天。
终于帽子织好啦。祖母卷起剩下的毛线和针一起放进了抽屉,她将有帽子的手背在身后,然后把小孙女叫到跟前说:“孙女儿,猜猜奶奶手里拿的是什么?"小孙女很疑惑(她已经忘了帽子的事儿了):“嗯——不知道。"祖母将那背在身后的一只手伸出来说:“给,你要的帽子,奶奶给你做好了。"小孙女欣喜的望着帽子抚摸来抚摸去。然后她望着祖母道:“这,是奶奶做的吗?"“是啊,快戴上让奶奶瞧瞧。"祖母笑着说。小孙女望着祖母,突然发觉,祖母眼角边的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