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好天气,我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好,因为今天我要第一次去参加牛通社举办的植树节特别活动。
首先,一位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桂花树的课: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有四个大类,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我最喜欢开橘红色小花的丹桂。
桂花的叶脉可以做成书签!把叶子放在碱性的水里煮过后,用牙刷把叶肉刷掉,就是一张漂亮的叶脉书签。说起来很容易,刷起来就没这么容易了。我用牙刷小心翼翼地刷了很久,最后也只能说是半成品。
最后一项活动的内容是认领桂花树。我想要认领一棵丹桂,可是边上的不是金桂银桂就是四季桂。一边走一边找,终于找到了一棵桂树上挂着一块“状元红”的牌子。爸爸说:“这棵肯定是丹桂!”这棵树就在路边,长得高大挺拔,边上还有一块怪石。我一看就特别喜欢,就把认领牌挂在这棵树上。临走的时候,我仔细地记下了这棵树的编号。
这是我第一次领养植物,我一定会好好的照顾它。以后我一定会经常来看望你的。这次活动让我有了一个新的小伙伴,我会和它一起成长的。
【每日写作指导:如果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写作必读】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再如:朱自清的《春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jishi/201403/20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