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四日,秋高气爽,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蟹岛。蟹岛是个生态旅游区,秋天是这里最美的季节,游人可以采摘,可以自己加工粮食,还可以钓螃蟹。
汽车转向通往蟹岛的马路时,首先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丰收的田野。大片的一人多高的玉米摇摆着金黄的手臂,仿佛在向我招手,成熟的土豆把田垄都拱裂了,茄子、西红柿压弯了秧子。采摘的人们都兴高采烈地忙着,特别是小孩子。我也加入了采摘的行列,起劲地掰玉米,小心翼翼地摘西红柿和茄子,沉甸甸的篮子让我体会到从没有体会过的丰收的喜悦。采摘后我们的车开到了一个有100多米长的长廊,长廊棚顶挂满了密密麻麻、数不胜数的葫芦和丝瓜。丝瓜的形状,颜色千奇百怪。有的是深绿色的,又细又长,像一条尾巴;有的是淡黄色的,直直的,像一根棒球棒;有的是黄绿交杂,弯曲着,像个老人。最长的一个丝瓜是深棕色的,足有一米多,可以称为丝瓜之王了。
长廊旁边有一间小磨房。在这里我看到摘下的玉米要经过脱粒、去皮、半精磨、精磨变成玉米面的过程。我体会到了丰收的累累硕果还要经过这些工作才能成为我们的食物,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另一个含义。
穿过这片长廊,我们来到一个大的水塘边。塘中是大片的荷花,秋天的荷叶已经枯萎了,丰收的是泥土中的藕。塘中养殖了很多的螃蟹,它们有的躲在荷叶下,有的使劲用爪子抓着荷叶的干,公蟹的爪子上长着许多黑色的毛,个头比较大,母蟹的爪子上没有毛,个头较小,可是它的黄非常美味。我们租了特制的钓蟹杆和抄子来钓螃蟹,用了一个小时钓了九只螃蟹,厨师为我们蒸了螃蟹,吃着自己钓的螃蟹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想用学过的一句诗来形容蟹岛丰收的景象:十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
【写作指导:中学生散文写作指导】
1、题目鲜亮。作文题目要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视线,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因此散文的题目是最有嚼味的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无边落叶》、《昨夜雨,今朝下》;有的是感觉入题,《花香》、《路是月的痕》、《眼睛上的窗帘》;有的呼告,《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比喻,《放下感情的叶片》;有的口语化,《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有的化用成语诗词,《随遇而安》、《月是故乡明》;有的繁复,《眼前同一水,笔下各异情》;有的简洁,《网里人生》。比较一下其他文体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散文的题目没有一个相同,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而且又跟高考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十分切合。
2、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十分广泛,因此其内容非常丰富。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日的欢快,都可以移到纸上。(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言》)凡是能够引起作者动情的,凡是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的,都可以是散文的题材。在一篇散文里,作者可以展开广阔的思路,无所拘束,任意驰骋。高考作文取材最忌讳旧、俗,阅卷老师老是看到常见的材料,首先就感觉不佳。()散文广泛的题材领域,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上面举到的几篇文章,取材面相当广泛。有的是以个人经历为突破口,深挖细掘,探索心灵中隐秘的宝藏(如《茉莉,我爱你》);有的敏锐地抓住当今时事,细察社会发展轨迹(如《随遇而安》);有的恰到好处地联系课本知识(如《让双眼更加清澈》),有的则进入历史的海洋去舀一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jishi/201402/20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