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我觉得是我特别高兴的一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我、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姐姐,还有爸爸和妈妈一起到外面去赏月,我和姐姐穿着暴走鞋,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像两只快活的小鸟。哎呀,不好!“啪唧”一声,我摔了个嘴啃泥,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乐极生“悲”吗?不过,这个小插曲并没坏我赏月的好心情。我此时抬头望了望皎洁的月亮,忽然感到周围非常安静,好像只有我和月亮。此刻,仿佛月亮在对着我微笑,发出的光更皎洁更明亮。我一骨碌爬起来继续边走边欣赏着月光下的美景。
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一个白色的身影从我们面前一晃而过,我立刻来了兴趣,悄悄地跟了过去,猛地一看,怎么大街上有只“雪狼”,我吓得撒腿就跑。过了一会儿我和姐姐大着胆子跑过去,准备看个究竟?看见旁边有位阿姨,好像是她的宠物,便问阿姨:“这是什么动物?”阿姨告诉我们这是一只萨摩耶犬,西伯利亚人用来拉雪橇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低头看看它浑身洁白的毛和似乎在“微笑”的面孔,抬头望望夜空的中圆圆的明月,那皎洁的月光和这只洁白的萨摩耶犬相映成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这就是今年我的中秋节的奇遇,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我为什么那么高兴了吧?
【写作指导:中学生随笔写作方法】
随笔和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随意而发,不求自得;其行文如汩汩山泉,顺势而下,意到笔随;其题材可大可小,其篇幅可长可短,完全发乎自然。但随笔看似随意,实则费心,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上随处得题,信手拈来,借题生发。它的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传达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中表现出渊博的知识,它的思路不拘泥于一点静止不动,而是如行云流水般通达酣畅。当然,中学生的随笔写作与作家们的随笔创作在深度、广度、厚度上有所不同,但在写作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即随意、自由、小巧、雅致、隽永,贵在写出自己的真情,显出自己的性灵,给读者“一点清凉”、“一点宁静”、“一点感动”、“一点启迪”,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中学生怎样才能写好随笔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敏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生活的变化,心态的波动,喜怒哀乐,千姿百态。敏感的、善于观察和感悟的学生,会抓住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星冥想、一次奇遇、一次邂逅、一点纠葛、一个插曲、一场梦幻,自然界的一丛草木、一块山石、一朵鲜花、一片雪花、一只飞鸟、一场雨雪、一颗流星,也可以是一个画面、一种意境、一个人物,甚至是偶尔听到的几句对话,以及从生活平面飞跃的一点浮想,都可能心有所动,激发情感,产生思想。所谓“灵犀一动,心有所感”,“乘兴走笔,倚马可待”,说的就是这种情景。细小、片断、零散、平凡的事物,常常容易被学生忽视,偶尔获得的新鲜感受、情思火花又稍纵即逝,学生没有灵敏的感觉,没有沉思的心灵。就可能失之交臂。所以,学生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敏锐地抓住偶尔得来、稍纵即逝的对话、动作、场面、情思、感受,把它写出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