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这条漫漫长路上,大家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说: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独自一人回家、第一次叠被子……这么多的第一次,数也数不过来,最使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第一次洗衣服。
今天又是我们家的大扫除日,正在弯腰扫地的妈妈,突然抬起头来对着正在看课外书的我说:“宣宣,先别看书了!平时你也看到妈妈怎么洗衣服了,今天你帮妈妈洗洗衣服呗!”“好呀!”我迫不及待地说,“平时我要去洗,你又嫌我洗得不干净。洗衣服这么简单,我一定能完成!”“呵呵。”妈妈笑道,“!光是嘴上说说能有什么用?赶紧行动去吧!”
我连忙放下书本,走到阳台上,先把水池中的脸盆放满水,然后把脏的衣服浸入水中,等衣服完全泡开之后,再把一件衣服拿上来,一只手再抓起肥皂,用肥皂在衣服的正面和反面抹一遍,脏的地方多抹几遍,然后再用手把衣服多搓几下,搓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搓完之后,再拿起刷子,在脸盆里湛点水,接着拿刷子把把衣服的正面、反面和侧面都用力地刷一遍,尤其是脏的地方一定要把它刷干净,一定不能留下任何的污渍。最后,等所有衣服刷完之后,再把衣服放入水中,把泡沫都洗干净,再拧干,就大功告成了!
“妈妈!妈妈!”我兴奋得大叫道,“我以经洗好了!你快点过来看看嘛!瞧瞧我洗得怎么样?”妈妈立刻走了过来,缓缓地说道:“你有按照我洗衣服的步骤在洗吗?”“当然!这怎么会错呢?”我马上说。“可是,”妈妈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件衣服放入水里,即刻就有一些泡沫浮现出来,“你并没有把衣服用清水清三遍吧!”“嗯,还真是的。”我顿时便泄了气,不好意识的说道。心想:看来以后做什么事都要细心,看别人做的时候就得认真观察。不过以后,也可以多帮帮妈妈洗洗衣服呀!
【写作指导: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