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年级了,同学们真是苦不堪言,无数次“测验”像西伯利亚的寒流侵袭而来。
这不,开学才一个月就要大考了。可爱的语文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一手摸着厚厚的镜片,另一手在空中划了一个优美的圆弧。然后,猛地一挥,“甩”下一句“明天测验!”原本喧嚣的教室一下子静了下来,没过两分钟,教室里一片沸腾,就相刚烧开的水响个不停。同学们一个个“脸色苍白”,耷拉着脑袋。伏在桌上的,托着下巴的,转前转后的……应有尽有。“死定了”“完蛋了”“糟了”的叫喊声、嘟囔声此起彼伏,声声震耳。我们多么希望老师能“恩典恩典”,将“死亡日期”再推迟几天。可同学们才一抬头,讲台上空空如也,好一个“来无影,去无踪”哪!
第一幕
下一课要测验了!
这时,几位“公民”开始进行“民意调查”。被询问的同学好像进过军营受过军训似的,千篇一律,都是很“谦虚”地进行着美丽的“口语交际”,问“准备得怎么样?”答“不怎么样!”问“那你呢?”答“彼此彼此”问“这次测验有把握吗?”答“没有没有,我这‘文盲’随便混混而已。”……
几个同学忽然翻起书来,口里念念有词。还有的同学则借“权威”的笔记来,恨不得把脑袋削尖,一下子钻进笔记本里。这种现象要是让他们的妈妈看见了一定会笑得合不拢嘴,一定会到处向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勤奋好学。
“铃——”
第二幕
铃声响了,聚在一起的“公民”都散会了。同学们又喊了起来:“死定了!”“完蛋了!”“糟了!”……
老师来了,他大步流星走进教室,手上当然抱着厚厚的试卷。这时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是五彩缤纷。一位同学说了起来:“天灵灵,地灵灵,我的法术快显灵。”刚说完,另一位又来了:“菩萨保佑,耶稣上帝,阿拉真主保佑!”这大概是一种中西结合的祷告方式。
这时,老师讲了一大堆“百听不厌”的道理。主题嘛,当然是不许作弊了。随后便跟了一句“下面开始测验”。
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目十行地看了看,只见试卷的顶上方醒目地打印着:语文练习题。我笑了笑——写的比说的好听。唉,考吧!
笔尖在纸上不停地穿梭着,整个教室里如同一群群春蚕卧在大匾里咀嚼着桑叶发出的声响。同学们完全陶醉了,皱眉凝神思考的,搜肚刮肠苦思苦想的,歪着脑袋拍打着脑门的……朦胧中,最后一排几个不安分的“眼睛&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