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这个节日不但离我的生日近,也是爱国诗人屈原的祭日。端午节时,我们可以看龙舟、吃粽子。
妈妈带着我去看龙舟,当时的情形可热闹了!四面响起了咚咚的鼓声,比赛开始了,河面上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龙船,四条龙船伴着鼓声越划越快。再看观看的人们,人们有的急得像油锅上的蚂蚁,有的正在疯了似的喊加油,还有的激动地跳起了舞。这时,所有人几乎什么烦恼都忘掉了,伴着鼓声越飘越远,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家,我们开始了包粽子行动。我先用两张叶片叠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体,用细绳缠紧。口味有很多种,有蛋黄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个味都尝尝。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状也多,有椭圆形、斧头形……真让人眼花缭乱。
端午节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龙舟比赛,真是乐趣无穷!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训练反思】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
1、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
2、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
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
4、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作学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我县邀请的特级教师、平湖实验小学王永初校长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遵循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要求的新理念,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认为这个作文训练教学思路主要体现在九个“注重”上。
一、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不同于课文的文章来。
二、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jieri/201401/204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