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只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顽强
很多人申请去灾区一线,更多人开始为灾区捐款。14日上午,得知已经有记者开车从绵阳前往北川,通讯中断,联络不到他们,只能在心里祈祷平安。
作为记者,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反应是一种职业本能,但除了这种本能之外,更有对灾害和苦难的感同身受[注: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对受难者的惺惺相惜、休戚与共[注: 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灾难离我们每个人如此的近,因为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胞,因为那些相识不相识的人,那些灾难和痛苦,让大家彼此靠近相互温暖。
在央视的“抗震救灾”直播节目中,我记住了一个叫王兆的女记者。她在现场和主持人连线报道灾区情况,说着说着就声音哽咽。她是一岁多孩子的母亲,看到学校里的孩子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忍不住哭了……
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注: 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人们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牵挂、惦记、哀思、祝愿。有网友说:我的丈夫是军人,去运送抗灾物资了,盼望他安全归来;有人为死难者写下这样的诗句:他们中间,肯定有人想好了一定要去迎圣火,他们中间,肯定有人订到了难得的奥运门票,而一场天灾让这一切,转瞬之间化为泡影……更有人提醒,我们可以为灾区做几件事:不要去散发未经证实的余震和死难信息,更不要散发谣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在受灾区,不要向灾区打电话,以免占用通讯资源;及时关注央视和当地政府信息,该捐款的就捐款,到捐物时就捐物;为灾区同胞祈祷!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