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
名。朱成山告诉记者,遗属们强烈要求把这些新发现的姓名刻上“哭墙”,但“哭墙”面积不够用。后来,经上级批准,纪念馆开工延长“哭墙”,接着原有部分向“万人坑”方向延伸26.5米。延长时,“哭墙”沿用灰褐色、整体墙面凹凸有致的风格不变,高度也不变,墙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大理石装饰,墙面采用花岗岩,遇难者姓名就刻在花岗岩上。
朱成山说,这次“哭墙”延长后,纪念馆将把近期新发现的全部遇难者姓名共有1655个一个不剩地刻上。届时,“哭墙”上的遇难者姓名将达到10324个,“以后发现新的遇难者名单,将继续刻上。”
据悉,整个“哭墙”延长工程在明年一季度完成。明年的清明节,遗属们可以到此祭奠亲人。
每个名字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两种途径确认遇难者姓名
1、遗属或亲人书面提出,纪念馆组织专家进行核对,寻找现有史料印证,符合的才能定下来。
2、从史料上寻找,相对而言,这种方式找到的遇难者姓名真实性较高。
“这1655个名字绝不是随便找的,而是严格考证,必须符合南京大屠杀发生的范围,符合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明确是在哪儿遇难的。我们要求每个刻上‘哭墙’的名字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确保真实性,这是一项严谨而重要的工作。”朱成山说。
据了解,即将刻上“哭墙”的遇难者姓名,通常由遗属或亲人书面提出,也有少部分是从史料上找到的。相对而言,史料上的姓名真实性较高,遗属们提出的则要经过严格考证,包括遇难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遇难时间、地点、方式等,比如遇难方式,是通过枪杀、活埋、刀劈、火烧,还是其他方式,都要清楚。
朱成山说,遗属们提出后,组织专家进行核对,寻找现有史料印证,符合的才能定下来,看似只挖掘到1000多个,其实里面包含了大量幕后工作。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