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百国文字刻下屠城血证
“哭墙”刻上百国文字
一座被劈开的山,成了纪念馆的大门,浓烈地烘托出国破家亡[注: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山河破碎的沉重氛围。所有的人要进入大屠杀纪念馆,都必须经过这道“屠杀之门”,山顶是直指苍穹的手,似在发出冤魂的呐喊。
偌大的万人集会广场上,长达40米的大理石“哭墙”引人瞩目。由于要迎接竣工仪式,墙面上临时粘贴了文字。何镜堂表示,等到仪式完成后,参观者将在这堵“哭墙”上看到用100个国家的文字写下“300000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要让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都能看明白。”
在“哭墙”两侧,一面是如利剑般插入地面的十字架,碑高12.13米,象征着南京城沦陷日。碑的上端刻着一排黑色的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那是大屠杀发生的时间。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另一面则是和平钟,56个“祭”字赫然其上。
整个广场包括纪念馆内部,多用碎石铺就,人走在其上,沙石发出“沙沙”的声响,犹如冤魂的低声控诉。
遇难墙透出死亡气息
在“万人坑”的入口前,一面遇难墙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1万多名在大屠杀中死者的姓名。
尽管,这已经是经过考证的资料;尽管,这只是一些文字而已,但只要你仔细去看,无形的压抑感仍让人透不过气来。
“陈有全、陈有恒、陈有山哥哥、陈有生、陈有鑫……”在上面,有许多是全家丧生。而还有不少人,甚至死去的时候,连名字都没留下来,依据回忆刻上去的只是诸如“丁小狗子、大萝卜、陈老奶奶”这样的姓名。
“从上面,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一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