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吃饭,总是狼吞虎咽张牙舞爪的.每次吃完饭桌子上,地上,脸上,碗里,身上,到处是米粒,简直是一片狼藉.
有一天舅舅来我家做客,看我吃饭的样子就批评我说;看看你这哪是在吃饭啊!简直就是在糟蹋粮食,吃一半丢一半的,要知道每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我当时听了很不耐烦,干脆回自己屋子了,关上了门听起了音乐.
期末考试结束当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老家看爷爷.妈妈看到爷爷院子里还有片空地就对我说;你先把那片空地的土都松了一会咋们种点菜,你看看农民多辛苦.;;这有啥难的,松就松!"我满不在乎的说.说干就干我抡起小镐像小鸡啄米似的刨了起来.可好景不长啊,一会我就满头大汗了,胳膊腿感觉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瘫坐在地上呼呼地喘起了粗气.妈妈看了笑着说;“去先去歇会吧!”我听了这话乐得我一蹦三尺高,连忙跑到屋里趟到爷爷的炕上享受去了.这时妈妈进来说;这回知道种地辛苦了吧!粮食来得多不容易啊!:我连忙一本正经回答说;知道了知道了!我以后一定改掉浪费粮食的坏毛病,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学生!”听了我话全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篇二: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我正在吃中午饭,一不小心,几颗白花花的小米饭落掉在地上.我望了望地上,也懒得伸手去减,又毫不在乎地又继续扒起饭来.
外婆看见了,说:“欣,你看见米饭掉在地上为何不捡起来呢?”“唉,外婆,那不过是几颗小米饭掉了就算了,待会儿扫地把它扫掉就行了.”我一边扒饭一边随意地说.外婆突然严肃地说:“你这样想就错了.你想,在烈日当头的天气下农民伯伯这样艰辛地种植粮食,这饭实在是来之不易呀!以前,我们能吃顿饱饭都是十分艰难,我像你这种年纪早就下田帮忙了.所以我们应该爱惜每一颗粮食,哪怕是一颗小米饭呢?你真是身在福不知福呀!”我听了,恍然大悟.“对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怎么能忘呢?”我立即羞愧地低着头,捡起米饭来.外婆那沧桑的脸上浮现出甜蜜的笑容.
我望着碗中可爱的米饭,仿佛又听到外婆亲切的叮嘱声,仿佛又看到外婆再田里认真干活的认真劲儿,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篇三:一粒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人说的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告诉我们,吃饭时不能浪费,因为我们盘中的米粒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
节约是中华名族的美德.人人都会背这首古诗,可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吗?
有人饭后碗中还有半碗饭,有人吃完饭后桌上还有不少米粒.有的人想桌上有米粒是理所当然的,小小的米粒算不了什么!他们这么不珍惜粮食那我们来算算!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就可以节约十三亿粒米.一千克米大约有五万粒米,十三亿粒米就有二万六千克.一个人一天大约要吃零点五千克大米.二万六千克大米可以让一个人吃五万两千天.五万两千天大约是一百四十二年五个月.那么这一粒米从爷爷吃到孙子也吃不完.
你看每个人节约一粒米可以从爷爷吃到孙子也吃不完,这说明了节约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节约是个宝,处处不可少.养成节约好习惯,中华就会更美好.
【篇四:勤俭节约】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huanbao/201411/21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