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一堂“失败”的好课读后感
读了《一堂“失败”的好课》,我深有感触。 一节课究竟是好课,还是失败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这堂课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说这节课“失败”,是因为:
一:备课不充分,没有换位思考,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虽然罗老师该做的实验也都做了,但学生的思维不跟着她走。对于液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个概念,老师采用强行灌输的方法,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学生经常看到的菜油、酱油,醋或者一些饮料等任选一样或两样来做实验,效果也许会不一样。而用煤油,城里的孩子有几个认得煤油啊?他们看到实验结果,想到了自己的日常所见所闻,就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去解决问题。
二:从开始到结束,我的感觉是课很紧 ,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虽然学生在课堂上也积极的发言,感觉有点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说这节课是“好课”,是因为:
一:这是一堂常态课,实实在在,没有做绣。
二:这是一堂有意义的扎实的课,在教师的一连串探究性的追问中,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又通过亲自实验来得以证实,这可能是学生终身难以忘记的课。
三:这是一堂真实的课,使我们感受了小学生的思想,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这在很多课堂中很难见到的。
如果让我上这节课,首先我会仔细的去阅读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去充分地备好这一课,并把教学时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也考虑进去,上课时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还会例举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例,例如温度计水银柱的升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