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几千里的长征。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过草地的时侯,表面上是一片草地,实际上是一个个的烂泥塘,沼泽地,人一旦陷下去就再也爬不上来了。再加上环境的恶劣,红军受到严重的威胁。但毛爷爷克服了困难,成功的走了出来。毛爷爷十六岁离开家乡,临走时他的爸爸妈妈在地里干活,应为他家里有很多地,走时用毛笔写了一首诗放在桌子上,便走了。这首诗是“男 立志出深山,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 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告诉我们好男 志在四方[注: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应该去闯荡,学不好就不回家,不能光在家种地。虽然毛爷爷去世了,但它依然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方式,而且每人对于同样的话语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已经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已经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注: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然而,上了马拥军老师的课,我深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之浮浅,其思想之深邃,博大精深[注: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乃需要一定的“修炼”。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的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而且是仅仅活着而已,也就是一具行尸走肉[注: 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躯壳。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的躯壳而已。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马克思不愧为20世纪最为伟大的思想家,居于其他思想家之首。我们不能漠视正是他的思想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在当今之中国,影响最为深刻且深远,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已经影响并且还将继续影响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及更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争取。没有谁敢于否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毫无瓜葛。这也正是马克思所愿望的那样,自己的思想能够增进人类的福祗,造福全人类。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对于马克思著作的误读误解,带着功利主义的目的去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注: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生吞活剥[注: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地去读,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其思想,并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也是我国历来在应用或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候经常犯的一种理解者自认为正确的错误,也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