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丛林里,有一棵参天大树。
这棵参天大树是小兔、松鼠和喜鹊的家,兔子住在树的底部,松鼠住在树的中间,喜鹊住在枝头上。大树爷爷对她们说:“欢迎你们住在我这里,可你们一定要爱护我呀!”“当然了!”三个邻居都异口同声的保证。
没过几天,兔子为了请客,想把房子装修一下,就把树根掏了许多洞,她想:树这么大,掏几个洞算什么呢?她早就忘记大树爷爷的话了。
又过了几天,松鼠为了准备更多的食物,决定把储藏室扩大些,也忘记了大树爷爷的话,在大树的树干上打了一个很大洞,她想:树干这么粗,我打个洞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初夏,喜鹊快生小宝宝了,为了迎接这些小生命,她打算把窝翻修一下,也把大树爷爷的话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她折断了许多树枝。她想,大树这么多树枝,我折一点算什么呢?
夏末,一场暴风雨来了,原本强壮的参天大树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兔子、松鼠和喜鹊的家遭到毁灭,她们哭泣着蜷缩在暴风雨中,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每日写作指导: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写作技巧——家长必读】
孩子把作文写好,这是家长共同的心愿。生活中经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分数不高或老师批语不佳,便为之苦恼。他们或埋怨孩子不用心写作,或埋怨孩子不是写作的材料,有的家长则埋怨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等等。其实,孩子何尝不想把作文写好?殊不知他们有他们的困难,需要家长帮助。据笔者的观察和体会,孩子能否把作文写好,除了依靠老师的教堂教学、课外辅导外,还要依靠家长的帮助。这一点往往被一些家长忽视。其实,家长也是孩子作文的辅导老师,家庭应是孩子作文的第二课堂。
写好作文,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功:一是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对作文感到头疼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遇到的难题是面对作文题目感到没有内容可写。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写作方法老师结合语文课教学都讲到了,对每个学生来说,只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而已。()而每篇作文的内容要常换常新,内容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学校的作文课,是以课堂集体训练为主,老师所出的作文题,不可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平时对生活善于关注的学生,作文时不觉得困难;而生活积累少的学生作文时则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勉强写出的文章必然枯燥无味,得分也不高。
孩子作文时感到没有内容可写不足为怪,因为他们的生活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每天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上课、活动、做作业所占得时间比较多,即便是星期天,属于孩子的时间也少。这对孩子通过生活搜集、积累素材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家长必须投入一定的辅助力量,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有意识的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平时在茶余饭后,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家长可介绍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新鲜事及社会见闻等,尽可能讲得情结完整、生动有趣,并加以分析,让孩子知道写哪一类作文时可以运用这些内容,必要时,还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简要地记下来。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必须做有心人,首先自己要关心周围的生活。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的素材,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切忌一曝十寒。
2、孩子写需作文时家长要启发帮助他们寻找素材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写不出作文来,就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晚上,为了让孩子早点休息,第二天好向老师交作业。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可取。不如根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dongwu/201403/207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