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啾啾”,一大早,正在睡觉的我被吵醒了。“谁一大早在我窗户外吵啊?”我揉了揉眼睛,一骨碌爬了起来,来到窗边。“呀!一只小鸟!”我又惊又喜。“哗——”我立刻躲到窗帘后面,在背地里悄悄观察。瞧它,长得肥肥胖胖,羽毛很松散,端端正正地坐在这儿,像位举止文静的淑女,十分可爱。真奇怪,它在我花盆里干嘛呢?
想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打开了窗户“刺——”出怪事了,小鸟竟然没飞走!“喳喳!”什么声音?哈,原来在不远处还有两只活生生的大鸟呢,我怎么没有发现?它们在这儿干吗?是这小鸟的父母吗?“咕咕,咕咕!”小鸟回答道。
这时,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快喂它几颗米!”“达达达”,我光着脚丫,飞速地取来了几粒米,放在小鸟的旁边,小鸟向边上靠了靠,啊,它的羽毛真是松软,真是舒服!同时,令我吃惊的是:它还是没有飞走!我突然恍然大悟:大鸟带着小鸟学飞,小鸟一不小心,“扑嗵”一声跌进了花盆中。我得意洋洋地换上衣服,穿上拖鞋,告诉了妈妈这个新发现。当我再次“啪啪啪”地走回来时,“一家三口”不见了,远处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它们飞走了。
祝福小鸟早日会飞,欢迎经常“光临”我的小花盆。同时,也祝愿大家健康快乐!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rdquo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dongwu/201401/204235.html